綜合描述

鎖蛇是一種中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65公分,體型粗短,頭部呈三角形,頭和身體有許多橢圓形斑紋,故稱圓斑蝰。而且體背中央的橢圓形斑紋常前後相連,如鎖鍊般,故又稱鎖鍊蛇。鎖蛇是以胎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夏、秋之間生產,每窩可產下仔蛇20到63條。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Daboia siamensis (Smith, 1917) 上次更新:2013-11-06

分布

鎖蛇為台灣特有亞種,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東部和南部1000公尺以下中低海拔地區,數量已極為稀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Daboia siamensis (Smith, 1917) 上次更新:2013-11-06

棲地

鎖蛇主要棲息於山區或開墾地及河床礫灘地,常盤成一堆。鎖蛇行動緩慢,攻擊性極強,具有劇毒,能致人於死,需小心因應。夜間活動的鎖蛇,主要以蛙、蜥蜴、蛇、鳥和鼠類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Daboia siamensis (Smith, 1917) 上次更新: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