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赤腹鷹
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赤腹鷹
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赤腹鷹
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赤腹鷹
赤腹鷹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無危(LC)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

綜合描述

體長25至30cm。頭部及背面為藍灰色或灰色。蠟膜橙黃色,雄鳥眼暗紅近黑色,雌鳥眼黃色。喉白,無喉線。胸部橙色,但色澤深淺與範圍大小會隨個體與年齡而異,有些個體非常白,雄鳥呈整片的橙色塗彩,雌鳥則帶有不明顯橫紋,尤其在腹部。下腹部、脛羽及尾下覆羽白色。尾羽灰色,有四道黑色窄橫帶,最外側尾羽無斑紋。幼鳥眼黃色,背面褐色,有不規則白斑及赤褐色羽緣。有一道粗喉央線,胸部有褐色粗縱紋,腹部及脛羽有粗橫斑或心形斑。喙黑色,腳橙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東北亞的烏蘇里江以南、朝鮮半島、華中及華南。度冬於海南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西部。臺灣為過境鳥,過境期全台多處可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但形態上與分布在南亞的A. badius、東南歐的 A. brevipes、印度洋尼古巴群島的 A. butleri、馬達加斯加島的 A. francesii 皆頗類似,此五者可視為形成超種關係。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繁殖區及度冬區多棲息於接近溪流、水田、濕地、山腳地帶的低海拔森林。活動於森林邊緣較開闊之處,經常佇立明顯枝頭準備獵食。遷移時可形成數百隻至上千隻的群集,飛行方式活潑,經常忽高忽低變換隊形。晴天時鷹群可盤旋至極高的天空,肉眼難見。經常隨著積雲前進,有時整群飛入積雲中。不若灰面鵟鷹,本種遷移期間似乎沒有年年固定的夜棲地,曾見鷹群於午後天氣稍差時隨機落至樹林內,靜立於濃密處休息與夜棲,不易被發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赤腹鷹屬於完全遷移性,自東北亞、華中及華南遷徙至東南亞度冬。赤腹鷹在臺灣為普遍的過境鳥。每年秋季有多達數萬至十餘萬隻過境墾丁南下南洋群島,是所有過境臺灣的猛禽中數量最龐大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自1989年起每年進行秋季過境猛禽調查,是國內監看猛禽過境資料最長久與完整的一處,在亞洲亦是數一數二。近5年來本種的全季(每年9月1日至10月31日)調查數量約為14至22萬隻,其中2004年的221,615隻為歷年之最。除了墾丁之外,台東樂山擁有本種在秋季的第二大量,約有3至7萬隻。其餘全台尚有許多過境調查點,但均無如此眾多的數量。鄭育昇等(2006)利用氣象雷達探討2005年秋季赤腹鷹通過恆春半島的模式,發現有近三分之一的數量是在恆春半島東方海面上遷移,因而地面調查者無法察覺。春季過境期間,赤腹鷹在臺灣各地被記錄到的數量遠少於秋季,經近年孫元勳以氣象雷達偵測分析,發現多數北返鷹群在臺灣南部即已渡海飛向中國大陸,有些鷹群甚至未登陸恆春半島而直接飛向澎湖,飛行平均高度為216公尺、平均速度為47.6公里/時(陳世中及孫元勳2006)。但少數仍繼續沿西海岸飛向臺灣中部及北部,之後才陸續出海。雖然絕大多數猛禽在白天遷移,但少數種類具有夜間遷移的能力與先例,本種的近親 Accipiter brevipes 即為如此,本種是否會在夜間遷移,值得進一步探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蛙為主食,也捕食蜥蜴及昆蟲,常見捕食的昆蟲包括蜻蜓、蝗蟲、甲蟲等。自枝頭向下俯衝獵取地面的蛙類,或自樹梢衝出低空捕抓接近的飛蟲。在秋季過境期很少見到進食,可能在北方南下前身上已儲備足夠的熱量;但在春季過境期間在北部所見者進食頗頻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非繁殖期並不鳴叫,遷移期僅偶爾於棲息的林中發出「伊兒-伊兒-伊兒-伊兒-」急促連續鳴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臺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赤腹鷹在過境期大量過境臺灣許多地區,但夜棲習性隱密,而且僅短暫通過,以往並無遭獵捕狀況,無明顯受脅或相關的保育問題。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在國內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包含於隼形目)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赤腹鷹在國際上受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整個隼形目均列入附錄II;國際鳥盟及IUCN 紅皮書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Accipiter 拉丁文意指「鷹」;solo 為爪哇某地名;ensis 拉丁文意指「屬於」。學名全意為「產於爪哇 Solo 地區的鷹」。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