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astur indicus (J. F. Gmelin, 1788)

Butastur indicus (J. F. Gmelin, 1788) 灰面鵟鷹
Butastur indicus (J. F. Gmelin, 1788) 灰面鵟鷹
灰面鵟鷹
灰面鷲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無危(LC)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

綜合描述

體長43至47cm。頭部灰褐色,臉鼠灰色,後枕有若干白斑。有白色眉線,雄鳥眉線較細或沒有眉線,雌鳥的眉線較粗而明顯。蠟膜黃色,眼金黃色。頸側、背面及雙翼褐色略偏栗紅,尾上覆羽褐色綴有若干白斑,似新月形,但有些個體不明顯。喉白,有一道褐色粗喉央線。腹面及脛羽密布褐色橫紋,老熟雄鳥胸部呈整片褐色,雌鳥則交雜較多鱗狀白斑。尾下覆羽米白色。尾灰褐色,有3至4道深色橫帶,末端帶最粗黑,最外側尾羽橫帶不明顯。幼鳥前額至頭頂色淡,具細縱紋,眉線米黃色粗而明顯,眼暗褐色。背部羽緣有較多淺色斑。腹面密布深色縱紋,部常有若干橫斑。喙黑色。腳黃色。本種在日本有一罕見的暗色型,全身皆為暗褐色,包括翼下覆羽,僅飛羽及尾羽同一般型。以往在臺灣並無明確紀錄,但2008年3月在屏東已有首筆具有影像證據的紀錄(洪煜鈞 2009)。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 臺灣鳥類誌 上次更新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