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頭頂冠羽黑色,喙短而厚,背部紅褐色,帶有黑色橫紋,飛羽灰黑色尖端白色。成鳥頭頂及羽冠黑色,臉部栗褐色,後頸深栗色;背面暗棕栗色帶黑色橫紋,腹面的喉白色有黑色點斑,胸部棕黃色夾有黑斑,腹側、兩脇及腋羽均為棕白色帶黑色粗橫斑;飛羽黑色,先端具栗斑帶黑紋,初級飛羽最先端有白斑;尾羽煙黑色,尾下覆羽白色帶黑紋。喙基、眼先及眼環淡藍色,腳綠色。幼鳥的頭頂黑色、羽端細白斑,羽冠黑色具白點斑,背部黑褐色帶棕黃色橫紋,腹部棕黃色夾有黑色條紋;初級飛羽黑色末端白色。初級覆羽栗黃色、羽端白、染有黑斑;尾羽黑色。上喙黑色,下喙黃色;跗蹠黑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ahus (Raffles,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全球分布於東南亞、南亞地區以及南洋群島(Martinez-Vilalta & Motis 1992)。台灣海拔1,000公尺以下河川附近的低海拔闊葉林、竹林以及農墾地都可找到其蹤跡。離島的澎湖群島、宜蘭龜山島、台東蘭嶼及高雄東沙島都有出現的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ahus (Raffles,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有時會與其它的夜鷺類被置於夜鷺屬 Nycticorax,可能與G. goisagi 合為超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ahus (Raffles,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主要出現在河流上游、山麓地帶及公園的樹林中,以清晨最為活躍,通常單獨活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ahus (Raffles,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黑冠麻鷺在台灣已成為日漸普遍的留鳥。1980年代本種尚屬稀有的鳥種,20餘年來本種的繁殖分布逐漸擴散而越來越普遍。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ahus (Raffles,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攝食對象以蚯蚓為主,也會攝取昆蟲、蛙類、蜥蜴及魚類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ahus (Raffles,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性隱密,常在林下陰暗處安靜覓食。經常有扭動頸部的特殊行為。受驚擾時常將頭上飾羽豎起,靜止不動,如擾動繼續接近,會低身跑步潛行或飛到附近樹上。很少觀察到長距離飛行,通常僅從地面飛到樹上或從棲所飛到地面活動。繁殖期常可於山邊聽到其沉悶「澎-澎-」如大鼓聲的鳴叫,徹夜不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ahus (Raffles,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繁殖期為3至9月,為一夫一妻制,單對築巢繁殖,而且每年築巢地點相當固定,雌雄鳥共同築巢,在低海拔森林及竹林的樹上營巢,巢築於樹杈間,對於樹種無特別的偏好,巢形盤狀,巢材以乾枯的樹枝為主,築巢一般需要7至9天,最快4天即完成。交配行為發生在巢中,通常在黎明前,產卵時間為清晨,產卵間隔為2天,一窩產卵2至6枚,孵卵期約28至32天,孵化後卵殼直接棄於巢下。幼雛經約43天的餵食後長成,雌雄親鳥共同分擔築巢、孵卵及育雛的工作。雌雄親鳥實施緊密的換班方式,至少會有一隻親鳥留在巢中孵卵或護雛,直到另一隻親鳥回到巢邊,互相以頭頸部輕輕拍打對方背部後進行交班。在單一生殖季內,本種有接連產下第二窩的習性(姚正得2002)。求偶期間雄鳥會在黃昏、夜晚和黎明前,站在樹上發出單調、低頻的「嗚-鳴-」叫聲,雄鳥在這段期間眼先及眼環的藍色會有加深的現象。在配對築巢且雌鳥產下第一枚卵之後,雄鳥就不再鳴叫,而且臉部的深藍色也會漸漸褪色成藍灰色(姚正得 2002)。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ahus (Raffles,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根據 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估計,黑冠麻鷺在亞洲地區的總數在2萬隻以下,由於本種的習性隱密, 因此不易觀察, 近年亞洲水鳥普查幾乎都沒有發現紀錄 (Li &Mundkur 2002),台灣的族群佔有亞洲族群極高的比例,因此極為重要。Collar et al (1988)認為本種「接近受脅」,但隨後的評估皆認為本種在全球並未受脅( Collar 1994, BirdLifeInternational 2000, 2004 )。台灣為黑冠麻鷺分布的北限,過去發現的紀錄很少,近年來觀察到的數量越來越多,並常有繁殖活動,曾有紀錄觀察到亞成鳥羽色的雌鳥已開始進行繁殖(Chang 2000),而這種情形並不罕見。推測這可能是因為近年來台灣已建立鳥類保育的觀念,一般人對於鳥類的侵擾減少,使得本種得以擴張棲息繁殖範圍。許多的繁殖地點就在市區邊緣住宅附近,使得性成熟的亞成鳥有機會繁殖成功。
黑冠麻鷺在台灣屬一般類,本身或其棲息環境都未受到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ahus (Raffles,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Gorsachius 源於日本名goi-sagi,指夜鷺。melanolophus 源於希臘文 melas 黑色和 lophos羽冠。合併為「黑色羽冠的夜鷺」之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ahus (Raffles,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