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nga nebularia (Gunnerus, 1767)

Tringa nebularia (Gunnerus, 1767) 青足鷸
Tringa nebularia (Gunnerus, 1767) 青足鷸
Tringa nebularia (Gunnerus, 1767) 青足鷸
Tringa nebularia (Gunnerus, 1767) 青足鷸
青足鷸
青腳鷸
海洋生物
無危(LC)
 iNaturalistWoRMS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與非繁殖期羽色相異。繁殖羽頭、頸灰白,有許多黑色細縱斑,具不明顯的白色眉斑,過眼線黑色,肩羽及背灰褐色,有黑褐色軸斑,翼上覆羽暗褐色,邊緣白色,下背、腰白色,尾上覆羽白色,有黑褐色橫紋。初級飛羽黑色、次級飛羽灰褐色具細白邊,三級飛羽灰褐色具黑色軸斑及橫紋。尾羽白色有黑色橫紋。腹面的胸、腹、腋及尾下覆羽皆為白色,胸側及腋有黑褐色小縱斑。非繁殖羽前額、眼先白色,白色眉斑明顯,頸部細縱斑消失。背部羽色灰褐,羽緣灰白色,胸、腹部白色,胸側無斑紋。眼黑色。喙稍向上彎、灰黑色;跗蹠長,灰綠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歐亞大陸的北方,於非洲、亞洲南部及澳洲度冬。台灣普遍分布於海岸河口濕地,以彰化、嘉義、台南及蘭陽平原的濱海濕地數量最多,但各地族群數量並不集中,偶爾於嘉義沿海及台南四草可以記錄到500隻以上的大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至今尚無亞種分化。有作者建議東方族群的體型較大,非繁殖羽有些微差異,因此可能分為一個亞種 glottoides。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出現在各地平地的水域,包括海濱、河口、沼澤地、河川地、湖泊、池塘、鹽田及水田等都可見到其蹤跡。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青足鷸在台灣是規律而普遍的冬候鳥,主群在每年8月開始抵台,到了翌年5月陸續離開,盛夏時節仍可能有少數尚無繁殖能力的亞成鳥個體滯留台灣。2005年的春過境期曾於北門記錄過東南澳繫放的青足鷸,顯示台灣的部分族群為遷移至澳洲度冬的過境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經常在淺水中或水邊覓食,以穩定的步伐前進,也會迅速而靈巧的追捕小魚群。在度冬地的活動主要配合潮汐,日、夜都會進行覓食,正在漲、退潮時最為活躍,滿潮時則會群聚在空曠的高處棲息。主要以攝取小魚為主,在繁殖地攝取許多昆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飛行時雙翼持續的鼓動,路徑呈一直線,腰部的白色非常明顯,飛行時常高聲鳴叫。常常單獨或以數十隻成群活動,也會與其它岸鳥混群活動,對於人的接近通常很機警。飛行時常發出響亮連續3至4音節的「盔盔盔」的哨音叫聲,為水鳥中少數可用鳴叫聲輕易辨別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青足鷸在全球分布十分普遍。根據WetlandInternational (2002)估計,本種在亞洲地區的總數在5萬5千隻左右,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 2001 年的 12,117 隻 ( Li & Mundkur2002)。青足鷸在台灣分布廣泛,普遍出現於台灣的海岸,但各地族群數量並不集中,偶爾於嘉義沿海及台南四草記錄到500隻以上的大群。2001年對台灣海岸主要濕地水鳥進行調查發現,本種在台灣全年皆有紀錄,數量最高的時間為12月份的1,252隻,數量最少的時間為6月份的11隻(劉小如、李欽國 2002)。而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的水鳥普查,本種在台灣的數量在616至1,481隻之間(Li & Mundkur2004)。依據上述資料,推測本種在台灣的總數約在500至2,000隻之間。
青足鷸在台灣屬一般類,本身及其棲地未受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海岸棲息環境常面臨土地開發案的潛在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本種在全球未受到生存威脅,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 CMS 名錄II。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Tringa 源於希臘文的 Trungas,亞里士多德曾經提到過像鶇大小的水鳥,但未進一步說明,後來被用來稱呼鷸。 nebularia 源於拉丁文nebula「雲」和 arius「製作」,形容本種雲灰的體色。合併起來為「雲灰色的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Tringa nebularia (Grunnerus, 1767)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