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e (Kuroda, 1916)

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e (Kuroda, 1916) 褐鷽
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e (Kuroda, 1916) 褐鷽
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e (Kuroda, 1916) 褐鷽
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e (Kuroda, 1916) 褐鷽

綜合描述

體長約 15cm。雌雄鳥羽色略異。雄鳥喙鉛灰色,虹膜黑褐色,全身大致為灰褐色,眼先黑褐色,眼下方有一白色弧形眼環,腰白色,初級飛羽黑色,羽緣紫黑色,最內側次級飛羽外瓣鮮紅色,覆羽灰褐色,但大覆羽較淡,羽緣白色,尾上覆羽黑褐色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白色,尾黑色且羽端無白斑,腳灰緋紅色。雌鳥體色大致類似雄鳥,主要不同是最內側次級飛羽的外瓣為鮮黃色,並非紅色,且尾羽羽端無白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i (Kuroda, 1916)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僅分布在亞洲,包括喜馬拉雅山區、西藏西南部、中國西南、華南、台灣、緬甸、越南北部及馬來西亞。一般並不會做長程遷移,在冬季僅會做海拔上的垂直遷移。台灣廣泛分布於海拔 1,000 至 2,800m 之間的山區,其中以海拔 1,500 至 2,500m 之間較為普遍 (翟鵬 1977,沙謙中 1986,顏重威1984)。台灣的褐灰雀並不做長程遷移,但冬季會有海拔上的垂直遷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i (Kuroda, 1916)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灰雀屬目前有6 種 (Di c k i n s o n 2 0 0 3 ,Clements 2007),其中1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1種僅分布於菲律賓,其餘4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區以及中國。本種目前一般分為5個亞種,分別是 nepalensis, ricketti, victoriae,waterstradti, uchidai (Dickinson 2003, Clements2007)。台灣的褐灰雀曾被視為台灣特有種Pyrrhula uchidai (黑田長禮1916),但目前一般認為台灣族群應為特有亞種 P. n. uchidai。P. n.nepalensis 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區,P. n. ricketti分布於西藏東南部、中國西南、華南及越南北部,P. n. victoriae 分布於緬甸山區,P. n.waterstradti 分布於馬來半島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i (Kuroda, 1916)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台灣海拔 1,000 至 2,800m 之間的山區,以海拔 1,500 至 2,500m 之間的闊葉林較為常見,經常成群活動。多在樹林上層活動,不常於地面活動,停棲時多在針葉樹頂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i (Kuroda, 1916)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褐灰雀在台灣中海拔山區為尚稱普遍的留鳥,冬季有海拔降遷行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i (Kuroda, 1916)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主要以植物種子及昆蟲為食,食物種類廣泛,其中以松果及禾本科較多,另外也觀察到啄食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懸鉤子(Rubus spp.)、玉山假沙梨 (Photinianiitakayamensis)、阿里山千金榆 (Carpinuskawakamii)等的果實。覓食方式主要為覓啄(glean)。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i (Kuroda, 1916)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飛行時成快速的波浪狀直線前進。叫聲為圓潤、急促如「隔離、隔離」的喉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i (Kuroda, 1916)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尚無巢卵的完整觀察紀錄 (顏重威1984)。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i (Kuroda, 1916)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褐灰雀在台灣中海拔山區並不難見到,目前並沒有明顯的威脅。在全世界也沒有重大生存威脅。
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i (Kuroda, 1916)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Pyrrhula 源出於希臘文,是亞里斯多德所提過的一種食蟲鳥類。nipalensis 為「尼泊爾的」之意,應為本種最早的命名標本是在尼泊爾採集到。uchidai 是紀念一位日本鳥類學家內田清之助 (1884-1975)。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nipalensis uchidai (Kuroda, 1916)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