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inolophus formosae Sanborn, 1939

Rhinolophus formosae Sanborn, 1939 臺灣大蹄鼻蝠
Rhinolophus formosae Sanborn, 1939 臺灣大蹄鼻蝠
Rhinolophus formosae Sanborn, 1939 臺灣大蹄鼻蝠
Rhinolophus formosae Sanborn, 1939 臺灣大蹄鼻蝠
臺灣大蹄鼻蝠
台灣大蹄鼻蝠,台灣菊頭蝠,臺灣菊頭蝠
臺灣特有
無危(LC)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頭體長6.3~7.2公分,尾長3~4.1公分,前臂長5~6公分,體重16~26公克。體暗褐色至黑褐色。鼻部特化複雜:上鼻葉有一朝上之突尖,中鼻葉之鞍部後端有一角椎狀突起,突起兩側具鼻垂,下鼻葉則呈馬蹄狀。耳殼寬大,末端尖突,具迎珠,高約耳殼的1/2。雌雄個體於恥丘上端均有假乳頭,其中生殖哺育期之母蝠的假乳頭明顯腫漲增長,可供幼蝠吸吮攀附用。前肢指部僅拇指有爪。齒式為:門齒1/2,犬齒2/3,前臼齒1/1,臼齒3/3;總齒數= 32。


本種為台灣特有種。夜行性,白天休憩時喜好將前臂翼膜包覆身體。以鞘翅目昆蟲為主食。每年的4-5月間可見懷孕之母蝠,5-6月為生產期,5-8月為哺育期。母蝠每年產一胎,每胎僅生一仔蝠。曾發現與台灣小蹄鼻蝠、摺翅蝠等共棲於一洞穴中。冬季在高海拔洞穴内曾發現冬眠之個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鄭錫奇 審訂:鄭錫奇 來源學名:Rhinolophus formosae Sanborn, 1939 上次更新:2013-11-06

分布

分布廣泛,台灣各海拔地區均有發現紀錄;惟目前發現的數量均少,常呈單隻或兩隻棲息或活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鄭錫奇 審訂:鄭錫奇 來源學名:Rhinolophus formosae Sanborn, 1939 上次更新:2013-11-06

棲地

常見其棲息於中低海拔之岩洞中,偶可見於人工建築物內、隧道或樹洞中;棲地附近的植被多為各類森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鄭錫奇 審訂:鄭錫奇 來源學名:Rhinolophus formosae Sanborn, 1939 上次更新: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