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頭體長6.7 ~7.0 公分,尾長4.1~4.9公分,前臂長 4.6~4.8 公分,腳脛長約1.8公分,體重15~25公克。中型食蟲性蝙蝠。臉部暗黑色,身體背部的毛髮基部暗棕色,末端呈霜白色,腹部灰白色;其背部毛色春夏秋季以霜白色為主,到冬季則會轉變成黃褐色。吻部突出,兩側有明顯凹陷;耳殼末端鈍圓,耳珠松茸型。飛膜淺褐色。前肢與掌指骨均特化伸長,連接皮膜形成雙翼,飛膜淺褐色;前肢僅拇指有爪,後肢具五趾,均有爪。齒式:門齒2/3,犬齒1/1,前臼齒1/2,臼齒3/3;總齒數=32 。


夜行性,以昆蟲為食。本種舊稱為東方食蟲蝠(Vespertilo orientalis),因當時發現的模式標本為本種的幼蝠而遭誤判(Yoon et al., 1990),標本現今存放在美國博物館中。林良恭等(1997)依其毛色特徵並按英名改稱為霜毛蝠,學名改為V. superans目前則視為Vespertilio sinensis(鄭錫奇等 2010)。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鄭錫奇 審訂:鄭錫奇 來源學名:Vespertilio sinensis Peters, 1880 上次更新:2013-11-06

分布

由霜毛蝠在台灣發現的3筆紀錄(台中縣東勢馬鞍寮、新竹觀霧地區及新竹市)推知其會利用人工建構物(廢棄煙囪狹縫處)棲息,也會出現在中海拔森林地區,具有季節性垂直遷移特性。本種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目前在台灣的分布族群為其最南界。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鄭錫奇 審訂:鄭錫奇 來源學名:Vespertilio sinensis Peters, 1880 上次更新:2013-11-06

棲地

迄今霜毛蝠在台灣迄今僅有3筆發現紀錄,分別是1952年由美國學者David H. Johnson在台中縣東勢馬鞍寮獲得一死亡個體(Jones 1971),皮毛標本現典藏於美國史密森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mithsonian institution);第二次為陳家鴻等人於2006年在新竹觀霧地區所捕獲的一隻活體,兩筆紀錄睽違逾50年,學術資料極為缺乏。第三次為在新竹市一處廢棄兵工廠煙囪內所發現,約700至1,000隻的繁殖群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鄭錫奇 審訂:鄭錫奇 來源學名:Vespertilio sinensis Peters, 1880 上次更新: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