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臺灣生命大百科
Taiwan Encyclopedia of Life
關於本站
最新消息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圖庫
生物圖書館
影片專區
物種頁面
大百科大聲公
看更多
Hoplobatrachus rugulosus
Wiegmann, 1834
中文名
虎皮蛙
分類位階
Species
(種)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生綱
>
無尾目
>
叉舌蛙科
>
虎紋蛙屬
>
Hoplobatrachus rugulosus
作者:白欽源
來源: 漫步在森林的氣味裡
圖片詳情
Hoplobatrachus rugulosus
作者:白欽源
來源: 漫步在森林的氣味裡
圖片詳情
Hoplobatrachus rugulosus
作者:白欽源
來源: 漫步在森林的氣味裡
圖片詳情
Hoplobatrachus rugulosus
作者:游崇瑋
來源: 游崇瑋
圖片詳情
物種解說
上次更新
2014-08-07 16:48:57
描述
屬於大型蛙類,約6至12公分,最大可達15公分。虎皮蛙因體型大,肉質佳,所以又稱為水雞。過去曾被大量捕捉販售,族群量下降,所以列為保育類,但在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改列為一般類。背部有許多排列整齊的長棒狀凸起,皮膚極粗糙,為灰褐色、暗褐色、灰黑色或黃綠色,腹部白色光滑摻雜少許黑紋,嘴巴大而尖,鼓膜大而明顯。生性羞澀,常在發現時還來不及細看便迅速跳躍逃逸無蹤。很貪吃,會吃其他種蛙類。繁殖期在春天及夏天,雄蛙有一對外鳴囊,叫聲為「剛-剛-剛-」。卵徑約1.8mm, 卵粒黏成小片浮在水面上。蝌蚪大型,全長可達5cm,尾長為體長兩倍;背部綠褐色有些小黑點,眼下及口側有金黃色斑點,上尾鰭有細斑紋;底棲型,棲息在靜水域。
作者
楊懿如
資料提供
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分布
虎皮蛙分佈於台灣、中國南部、泰國等地,婆羅州的族群是在1960年代從台灣引進,所以又稱為台灣蛙。
作者
楊懿如
資料提供
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棲地
虎皮蛙通常出現於平地和低海拔地區的農田或草澤。
作者
楊懿如
資料提供
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參考文獻
台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