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色,繁殖羽頭、頸、喉及上胸飾羽及背上簑羽橙黃色,其餘皆為白色。喙橘黃色。眼先黃綠色或淡藍色,繁殖期的部分個體喙基至眼先呈紅色或鮮紅色。腳、趾黑色。眼黃色。非繁殖羽全身為白色,眼先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全球分布於非洲大部分、歐洲南部、南亞、東亞及東南亞、南洋群島,澳洲及南美洲、北美洲(Martinez-Vilalta & Motis 1992)。台灣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包括台灣本島、澎湖群島、台東蘭嶼、綠島,還有基隆北方三小島、高雄東沙島以及金門及馬祖列島皆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2個亞種,台灣出現的為普通亞種coromandus,本亞種除了分布在台灣之外,也出現在印度、巴基斯坦至日本的南亞及東亞地區、菲律賓、印尼等地。1758年本種命名時曾被置於 Ardea 屬,Bonaparte (1855) 將其另立為 Bubulcus 屬,爾後Smythies (1953) 將其置於Ardeola 屬,Mayr & Cotrell (1979) 將其歸於 Egretta 屬。但是近年來 DNA 分析發現,本種與 Ardea 屬親緣較接近 (Martinez-Vilalta &Motis 1992)。基於本種獨特的生活習性,以啄食家畜的體外寄生蟲為生,繼續維持本種為獨立的 Bubulcus 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牛背鷺對於棲地的偏好與大部分鷺科不同,比較喜歡較為乾燥及開闊的地區,如平地至海拔2,100公尺以下的水田、旱田、沼澤、草原、農場、牧場及垃圾場及高速公路邊坡草皮等都是牠們喜愛的生活環境。使用紅樹林、蘆葦及灌叢區棲息及繁殖。清晨及黃昏時段,成群的牛背鷺會往返於夜棲地及活動區之間,往往會飛過市區。喜群聚夜棲,常見於山坡地的相思林、龍眼樹、農家圍籬防風的竹林、河口海邊的紅樹林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牛背鷺在台灣全年普遍可見,有夏候鳥、冬候鳥及過境鳥,是否有留鳥則不詳。夏候鳥9月離台到南洋渡冬,翌年3月再飛返台灣繁殖。冬季所見的牛背鷺包括大陸移來的冬候鳥(顏重威 1984)。臺灣是否有部份牛背鷺為留鳥,尚有待詳細研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食物依所處的環境而定,跟隨大型動物時,主要攝取驚起的蚱蜢及蟋蟀,同時也會攝食甲蟲、蝶類、蜻蜓等昆蟲。另外在濕地會攝取貝、蝦、蛙、蜥蜴、蛇及小鼠等,也時常聚集在垃圾場撿食腐爛物及蒼蠅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喜群居又常常棲於牛背上,因此得名「牛背鷺」。牛背鷺以在乾燥地面行走為主,經常尾隨牛隻或耕耘機四周以啄食被驚起的昆蟲,利用這種方式可以不太費力的獲得更多的食物。在覓食中使用包括快走、小跑步、站立捕捉飛蟲、凝神檢視、頸部擺動、慢步走動、跳躍及飛起啄食飛蟲等技巧。通常不發出聲音,繁殖季則十分吵雜,發出「啦-」的叫聲以維護領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繁殖期為每年3至7月,會與小白鷺、夜鷺等集體築巢於竹林、相思林及木麻黃林。巢形為盤狀,由雄鳥撿拾樹枝交給雌鳥築巢,每窩產卵3至5枚。由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幼雛約經22至26天破殼而出,由親鳥輪流餵食。餵食時雛鳥會將喙伸入親鳥口中,攝取親鳥反芻出來的食物,待雛鳥稍大時,親鳥將食物吐在巢中,由雛鳥自行撿食(顏重威 1984)。幼鳥經過約30天撫育可以長成離巢。再過15天才能獨立生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牛背鷺源起於熱帶非洲的沖積平原,這些地方每年會季節性的氾濫,因水消退得很慢,平原上的草食動物逐水草而居,而牛背鷺則一向跟隨著大型動物活動,捕捉被驚起的昆蟲。20世紀初期人類利用現代科技建立灌溉系統,來模擬這種隨著雨季造成水位變化的特性,飼養的草食性家畜類也成為牛背鷺跟隨的對象,使得牛背鷺的生活區域大大擴展開來。再加上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糧食,各地大量砍伐清除森林以新增農耕、畜牧用地,進一步提供了本種擴張的機會,目前已成分布全球的鳥種,各大洲都見得到牠們的蹤跡(Hancock & Kushlan1984)。根據 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估計,牛背鷺在亞洲地區的總數為20萬至200萬隻,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2001年的33,016隻(Li & Mundkur 2002),台灣的族群對本種在亞洲而言頗為重要。陳炳煌、顏重威(1977)曾對台灣鷺鷥棲繁殖地進行調查,白鷺(包括小白鷺及牛背鷺)的總數為48,710隻,但近年並未持續這項調查。劉小如、李欽國 (2002) 對台灣海岸濕地水鳥調查發現,全台主要濕地裡牛背鷺數量最高的時間為9月份的3,211隻,數量最少的時間為12月份的213隻。而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水鳥普查,本種的數量在552至1,504隻之間,最大的度冬數量為1998年1月台南葫蘆埤的300隻。由於牛背鷺經常於農耕地活動,調查時並未一併列入,因此上述資料可能低估。
牛背鷺在台灣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本身及其棲地均未受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本種在全球未受到生存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Bubulcus 源於拉丁文 bubulcus 或 bobulcus,牛群的意思;ibis 源於拉丁及希臘文的鷺,合併起來意思是「牛群間的鷺鳥」,形容牛背鷺喜歡在牛群間活動的習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