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小黑背鷗
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小黑背鷗

綜合描述

體長51至61cm。頭、頸部及腹面均白色,背部灰黑色;初級飛羽灰黑色而先端有小白斑;次級飛羽青灰色,羽端具白色寬緣;尾上覆羽、尾羽均白色。非繁殖羽頭、頸灰白色,各羽均具有棕褐色的羽幹紋;背面自肩、背至尾上覆羽,包括翅上覆羽均灰白色,綴以棕褐色橫斑和塊斑;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末端灰白色;喉灰白,有棕褐色羽幹紋,胸至尾下覆羽灰白而具棕褐色斑塊;尾羽黑褐色,端灰白色。喙黃色,下喙先端有紅斑,腳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在歐洲北部及西伯利亞繁殖,到歐洲南部、非洲東部和亞洲西南部越冬。出現在台灣的L. f. heuglini,在歐俄北部(N EuropeanRassia)及西伯利亞西北部繁殖。Dickinson(2003)認為本種在中東、東非、亞洲西南部(即印度洋沿岸地區)越冬,但Olsen & Larsson(2004)及Clements (2007)均認為在太平洋西岸(包含日本、台灣、東南亞等地)亦為越冬區,MacKinnon & Phillipps (2000)也認為本種在中國南部沿海是普遍的冬候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小黑背鷗為「銀鷗/ 小黑背鷗種群」(Herring Gull / Lesser Black-backed Gull speciescomplex)下的一個鳥種,此類群下數個鳥種的分類關係較複雜,近年來隨研究的進展仍不斷地變動。Dickinson(2003)將本種區分為4個亞種,條列如下:L. f. graellsii 分布於冰島、英國、法國,到歐洲西南部、非洲西部以及美國東岸越冬。L. f. fuscus 分布於瑞典、挪威北部,到非洲和亞洲西南部越冬。L. f. intermedius 分布於芬蘭、丹麥、挪威南部、德國和西班牙東北部,到歐洲西部和非洲西部越冬。L. f. heuglini 分布於西伯利亞北部,到波斯灣越冬。在台灣出現的應為 L. f. heuglini 亞種,此亞種亦曾被當作銀鷗的亞種之一。近年則有作者將此亞種提升為獨立種「灰林銀鷗」(Heuglin’s Gull, MacKinnon & Phillipps 2000;Olsen & Larsson 2004;Clements 2007 )。若依此觀點,台灣應無小黑背鷗,只有灰林銀鷗的分布。唯本書仍採用 Dickinson ( 2003 )觀點,將灰林銀鷗視為小黑背鷗的亞種之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海岸、內陸水域、河口、港口和垃圾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小黑背鷗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捕食魚類、水生無脊椎動物、雛鳥、卵及腐屍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鳴叫聲不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依據國外報導(Bu r g e r & Go c h f e l d1996),小黑背鷗無全球性的生存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Larus拉丁文意為貪吃的海鳥,指海鷗;fuscus拉丁文意為暗色、黑色或褐色,即色譜自黑、灰、褐至石板藍和暗橙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fuscus heuglini Bree, 1876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