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JF, 1836

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JF, 1836 斑尾鷸(東部亞種)
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JF, 1836 斑尾鷸(東部亞種)
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JF, 1836 斑尾鷸(東部亞種)
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JF, 1836 斑尾鷸(東部亞種)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與非繁殖季羽色稍異。繁殖羽頭上、後頸紅褐色帶黑褐色縱紋。背、肩羽暗褐色帶栗色斑紋,下背、腰白色帶少許褐色斑點,尾上覆羽白色帶黑褐色斑。翼上覆羽黑褐色帶白色邊,初級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黑褐色帶白色羽緣,尾羽淡紅褐色有暗褐色橫紋。臉部、喉、頸、胸及腹部紅褐色,腋羽白色帶黑褐色矢狀斑。雌鳥的棕色較淡。非繁殖季頭、頸、胸灰棕色帶淡褐色斑,白色眉斑明顯,背、肩褐色。喙黑色,基部肉色、長而微上彎,跗蹠及趾黑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歐、亞及阿拉斯加近北極圈的凍原帶,東亞族群冬季長程遷移至中國南方、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及澳洲、紐西蘭。台灣零星出現於全島的海岸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4個亞種,指名亞種繁殖於北歐,在北海至南非的大西洋沿岸度冬,L. l.taymyrensis 於西伯利亞西北及北部繁殖,於非洲及印度西部度冬,L. l. menzbieri 亞種於西伯利亞東北繁殖,於東南亞及西北澳度冬,台灣屬於L.l. baueri 亞種,在西伯利亞東北及阿拉斯加繁殖,在中國、南洋群島、澳洲以及紐西蘭度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出現在河口、海岸、鹽田及近海沼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斑尾鷸在台灣是稀有的冬候鳥及不普遍的過境鳥,在台灣以春過境期出現的數量稍多,發現足旗的回收紀錄均為春過境期由西北澳所繫放的個體,秋過境期均無發現(台灣水鳥研究群2006)。以台灣春過境期出現的族群數量,相對於整個亞太遷徙線的族群,所佔的比例是相當低的。台灣在2008年春季才剛繫放第一隻(也是唯一的一隻)白藍足旗的斑尾鷸,一隻2007年在南韓的萬頃江河口被觀察到的個體,2008年於彰化海岸被繫放(台灣水鳥研究群2008)。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常成群沿著潮水線,以啄食及探取的方式覓食,探取時常將喙深入泥中僅露出喙基。以昆蟲、螺貝蝦蟹、小魚及草籽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活動於較開闊潮間帶的泥灘、沙地及淺水區,飛行發出高音的「嘰嘰」或「卡卡」,或帶鼻音的「嘰唔」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根據 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估計,斑尾鷸在亞洲地區總數在42萬至47萬隻之間,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1999年的51,643隻 (Li & Mundkur 2004),台灣的族群佔有亞洲族群比例不顯著。2001年對台灣海岸主要濕地進行水鳥調查(劉小如、李欽國 2002),發現全台主要濕地斑尾鷸數量最高的時間為4月份的26隻,6至7月份則無本種紀錄。而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的水鳥普查,本種在台灣的數量在2至68隻之間 (Li & Mundkur 2004)。依據上述資料,推測斑尾鷸在台灣的度冬總數少於100隻,本種主要為過境性質。
斑尾鷸在台灣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本身及其棲息環境並未受到重大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其棲息環境依然面臨土地開發案的潛在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CMS名錄II。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Limosa 源於拉丁文 limosus「泥灘」之意,形容本屬在非繁殖季生活在河口泥灘、鹽沼,表示為「生活在泥灘的鷸」。lapponica 現代拉丁語表示生活在斯堪地那維亞北邊的 Lapland。合併的意思為「生活在Lapland泥灘的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osa lapponica baueri (Naumann, 1836)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