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灰鷽
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灰鷽
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灰鷽
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灰鷽

綜合描述

體長約15cm。雌雄鳥羽色不同。喙黑色,虹膜黑色,喙基部至眼有明顯的黑色三角形斑,大覆羽羽基黑色,飛羽黑色,尾黑色,羽緣有金屬光澤,尾下覆羽白色,腳灰緋紅色。雄鳥之背、喉、胸、脇、腹、及覆羽為鼠灰色,脇略帶橙色,但此橙色之濃淡程度在不同個體差異甚大,下腹白色。雌鳥之背、喉、胸、脇、腹、及覆羽則為淡紅褐色。幼鳥體灰褐色,臉部黑色三角斑塊模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僅分布在亞洲,包括喜馬拉雅山區、西藏、緬甸北部、中國西南、華中、華北、東北以及台灣。一般並不會做長程遷移,在冬季僅會做海拔上的垂直遷移。台灣廣泛分布於海拔 2,000 至 3,600m 之間的山區,其中以海拔 3,000m 以下較為常見 (翟鵬 1977,沙謙中 1986,顏重威 1984)。台灣的灰頭灰雀並不做長程遷移,但冬季會有海拔上的垂直遷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目前一般認為有3個亞種,分別是erythaca, wilderi, owstoni 亞種 (Dickinson 2003,Clements 2007 )。台灣的灰頭灰雀在發現後,曾短暫地被視為台灣特有種 (Pyrrhula owstoni及 Pyrrhula arizanica),但目前一般認為台灣族群應為特有亞種 P. e. owstoni。P. n. erythaca 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及中國西南,P. n. wilderi 分布於中國東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台灣海拔 2,000 至 3,600 m之間的山區,以 3,600m 以下的針葉林較為常見,整體的海拔分布範圍比褐灰雀來得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灰頭灰雀在台灣中高海拔山區為尚稱普遍的留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主要以植物種子及昆蟲為食,食物種類廣泛,其中以松果及禾本科較多,另外也觀察到啄食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懸鉤子(Rubus spp.)、玉山假沙梨 (Photinia niitakayamensis)等的果實。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經常成對或成群活動,領域性並不明顯。常在針葉樹上層、灌木層或是地面活動,停棲時多在針葉樹頂端。飛行時鼓翼甚快,成小波浪直線前進。叫聲為平板、柔細、軟弱如「衣服、衣服」的哨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尚無巢卵的完整觀察紀錄 (顏重威1984)。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灰頭灰雀在台灣中高海拔山區並不難見到,對受干擾後的次生植群適應良好,目前並沒有明顯的直接威脅。在全世界也沒有重大生存威脅。
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Pyrrhula 源出於希臘文,是亞里斯多德所提過的一種食蟲鳥類。erythaca 源出希臘文,在拉丁文中近似於 Erithacus (歌鴝屬),代表「鴝鳥的」之意,主要是灰頭灰雀指名亞種的胸部是如歐洲鴝鳥般的大塊橙紅色。owstoni 是紀念一位在日本的英國採集者 Alan Owston (1853-1915)。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yrrhula erythaca owstoni (Rothschild & Hartert, 1907)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