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約25cm。頭頂及上背灰色。額至眼後黑色,似帶眼罩。眼黑色。肩羽、下背至尾上覆羽橙色。翼及尾羽黑色。翼有一白斑,飛行時更明顯。喉及胸部白色,脇、腹部及尾下覆羽橙色。喙黑色,尖端下鉤。腳黑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劉小如、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分布於中亞、印度、東南亞、華東、印尼群島。台灣分布於全島平原,東部及恆春半島尤多,北部數量稀少。離島於龜山島、澎湖曾有偶發的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劉小如、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10亞種(但Dickinson只認定9種,不包括formosae),條列如下:L. s. erythronotus 分布於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L. s. caniceps 分布於印度中部及西南部、斯里蘭卡。L. s. tricolor 分布於印度東部、喜馬拉雅、緬甸、泰國北部、中南半島北部、雲南。L. s. schach 分布於中國東部、南部、海南島、越南北部。L. s. formosae 分布於台灣。L. s. longicaudatus 分布於泰國中部至東南部。L. s. bentet 分布於馬來半島南部、蘇門答臘至帝汶。L. s. nasutus 分布於菲律賓、婆羅洲北部。L. s. suluensis 分布於菲律賓Sulu群島。L. s. stresemanni 分布於新幾內亞東部。Swinhoe於1863年將台灣的棕背伯勞定為新亞種formosae,但Dickinson(2003)並未承認此亞種,而是將台灣的族群納入schach。兩者在形態上確有差異,schach 的額頭黑色較多,腹面較褐,且有全身黝黑的「暗色型」;而 formosae 前額黑色較少、腹部較白,並無暗色型。而且其它作者如鄭作新(1987)、Ma cKi n n o n & Ph i l l i p p s( 2 0 0 0 ) 亦認同formosae亞種存在,因此筆者不採用 Dickinson的看法,而認同台灣的亞種為 formosae 為特有亞種。此外,1989年蘭嶼曾有一次菲律賓亞種nasutus 的紀錄,該亞種的整個頭及上背皆為黑色(沙謙中 2008)。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劉小如、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本種棲於平原農地、開闊的荒地,喜停棲於空曠地上的植被高處、枝頭或電線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劉小如、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棕背伯勞在台灣為普遍留鳥,並不遷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劉小如、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會將捕獲或吃剩的食物插在樹枝或鐵絲網的刺上,以往認為是儲食行為,但實則可能是為了方便撕裂食物進食。肉食性,食性很廣,獵食多種小動物,以大型昆蟲如蚱蜢、甲蟲等最常見,也補食蜥蜴、蛙、小鼠、小鳥。具有如猛禽般的鉤嘴與銳爪,定點停棲於高處俯視地面守候,俯衝以爪捕抓獵物。以獵食地面的小動物為主,與性情同樣兇猛的大卷尾有所區隔,故兩者可共域相安無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劉小如、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性情兇猛,非繁殖期單獨生活,有固定的領域,領域性強,會驅逐同類。非常多變,有粗啞的嘎叫聲,亦有輕柔婉轉的鳴唱,善於模仿當地其它鳥鳴,常獨自鳴唱或聒噪甚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劉小如、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繁殖期為4至7月,雌雄鳥共同築巢於樹上,巢為碗狀,由細枝、枯葉等構成。窩卵數4至5枚,孵卵期為14至16天,幼鳥於15至17天離巢,會在巢區附近停留1至2個月。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劉小如、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棕背伯勞在國際上並無特別的保育措施。
棕背伯勞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並無受脅或相關的保育問題,未被列入保育類鳥種名錄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劉小如、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Lanius拉丁文意指「屠夫,即指伯勞鳥」。schach意指「伯勞的喳喳叫聲」。學名全意為「發出喳喳叫聲的伯勞」。亞種名 formosae 意指「福爾摩莎」。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劉小如、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Swinhoe,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