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 1863)

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 1863) 鵂鶹
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 1863) 鵂鶹
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 1863) 鵂鶹
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 1863) 鵂鶹
鵂鶹
領鵂鶹
臺灣特有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綜合描述

體長約15cm。頭圓,無角羽,深褐色,密布黃白色細斑。眼先和眉斑白色。後頸有黃褐色頸圈,其上有一對似眼睛的大黑斑。背面深褐色,有許多黃褐色橫斑。尾有數道黃褐色細窄橫帶。喉部有數道深褐色與白色交錯橫帶。腹面大致白色,胸部有數道深褐色粗縱紋,腹側則有許多縱斑。尾下覆羽白色。喙黃綠色,鼻孔成管狀。趾黃色,覆有剛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分布於東洋界,自喜馬拉雅山脈至華南、台灣、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台灣分布於全島山地森林。離島無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4個亞種,條列如下:G. b. brodiei 分布於喜馬拉雅至華南、中南半島、馬來半島。G. b. pardalotum分布於台灣。G. b. borneense 分布於婆羅洲。G. b. sylvaticum分布於蘇門答臘。台灣的亞種pardalotum為特有亞種。地緣關係較接近的亞種為指名亞種 brodiei。根據Swinhoe(1863)的描述,pardalotum 腹側的黑斑較 brodiei 濃密;尾部的橫帶數目少於brodiei。本種的中名在台灣一向稱為「鵂鶹」,但因考慮到本屬「鵂鶹屬」為鴟鴞科中種數第二多的屬,全世界多達25種,各種鵂鶹宜有明確的中名以茲區分,故本書改稱「領鵂鶹」,與英文一致,也與「領角鴞」的中名用法一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主要棲於中海拔鳥類相豐富的森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領鵂鶹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冬季有明顯的降遷行為,在低海拔的出現率大幅提高,顯然是因為追隨降遷的山鳥鳥群而移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鳥為主食,以樹叢間活動的鳥群為獵捕對象,性勇猛,能捕抓體型與本身相仿甚至略大的鳥類,如五色鳥、白耳畫眉等。也捕食昆蟲、蜥蜴、蛙等多種小動物。在高大森林邊緣較低矮的樹木與灌叢間埋伏獵食,曾見春季埋伏於鳥群很愛造訪的櫻花樹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非繁殖期單獨生活,白天活動,體型小而靈活,善捕鳥,常在上午鳥群活躍時埋伏於枝葉間追捕經過的小鳥,其餘時間靜立於隱密的枝頭休眠。移動時每次飛行一小段便靜立於樹內橫枝,不易發現。但被人發現時並不會很畏懼,偶爾會停在山區的電線上。整個白天以閒歇性的活動、休眠交錯方式生息。白天常遭發現牠的鳥群包圍騷擾,後頸長有似假眼的黑斑,對其它鳥類及天敵有警示作用。夜行性弱於其它貓頭鷹,夜間可能多數時間在休眠。天敵為其它猛禽,有被灰林清楚的4 聲哨音: 「呼‧ 呼呼‧呼」,白天與夜晚皆會鳴叫,晨昏最常鳴叫。該鳴聲常會引起森林鳥群騷動、極度不安與高度警戒。鴞及松雀鷹捕食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利用天然樹洞、啄木鳥或五色鳥的舊巢洞營巢,於4至5月間產卵,窩卵數為3至4枚。雌鳥負責孵卵與餵雛,雄鳥負責供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領鵂鶹在台灣的數量尚普遍,因體型小、動作靈活,不易被發現,但亦遭山區鳥網捕獲。無明顯受脅或相關的保育問題。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包含於鴞形目)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領鵂鶹在國際上有華盛頓公約(CITES)包含於整個鴞形目列入附錄I I , IUCN或BirdLife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Glaux 希臘文意指「小鴞」。brodie 意指「紀念維多利亞女皇的御醫 B. C. Brodie」。學名全意為「紀念Brodie氏的小鴞」。亞種名pardalotos 希臘文意指「如豹斑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laucidium brodiei pardalotum Swinhoe,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