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穿山甲的頭顱呈圓錐狀,鼻吻端尖而突出,口腔無牙齒,但具有長條狀的舌頭,伸長時可達 20 公分。眼睛小型、眼瞼厚實,頭部上緣、身體背面與側面布滿如覆瓦狀的灰褐色鱗片;腹部裸露,與四肢內側及鱗片間均有散生的赤褐色粗毛。軀體似紡錘狀,四肢粗短,各具五趾及爪,惟前肢之爪特別發達增長。頭體長44至56公分,尾長31至35公分,體重3至6.3公斤。
穿山甲能以強壯的前肢挖掘洞穴尋找食物(蟻類)或作為棲住的地方。蟲食性,以白蟻與螞蟻為主食,進食時以長而具黏性的舌頭黏取蟻類吞食。白天蟄居在洞穴內,夜間始外出活動覓食。行走時動作緩慢,具爬樹及游泳的本領。遇危險時會將頭部朝向腹部內捲曲成球狀,以背部硬鱗朝外抵禦敵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 來源學名: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上次更新:2013-04-30
其他來源內容
頭體長40-60cm,尾長30-40cm,體重多在2-5之間,最重可達8-9kg。雄性個體通常重於雌性個體,體型也略大, 除臉部、腹部和四肢內側之外,全身覆蓋著角質鱗片,鱗片間有少許剛毛,尾部扁平亦富有鱗片。頭較小,上下顎沒有牙齒, 眼睛和耳朵小,吻端尖,舌頭細長有黏性,適合黏取蟻類吞食。四肢短,皆具5爪,前腳之爪強壯伸長且以第3爪最長,適合挖掘。齒式:無齒。 以蟻類為主要食物,善挖掘與爬樹,野外可見其挖掘覓食的土洞,亦有用來休息的地洞。以夜間活動為主,剛入夜及日出前2-3小時移動較為頻繁,偶而會在白天活動,行動緩慢,遇敵害時會蜷縮成一團以保護自己,除繁殖季之外,通常單獨行動。 冬季、春季為生殖季,以12-3月為生產高峰,每胎通常1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姜博仁 資料提供:姜博仁 來源學名: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1-18

分布

穿山甲為臺灣特有亞種。主要棲息在山麓至海拔 1,000公尺左右之山區,但以海拔300至500公尺較常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 來源學名: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上次更新:2013-04-30

棲地

以低海拔的闊葉林或次生林地較常見,偏好質地鬆軟的山坡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 來源學名: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上次更新:2013-04-30
其他來源內容
臺灣特有亞種。分布在臺灣本島各地海拔2,000m以下山麓、丘陵臺地、盆地與沖積平原,但以1,000m以下淺山地帶較常見。 在食物來源匱乏的前提下,尚能適應人類干擾過後的次生環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姜博仁 資料提供:姜博仁 來源學名: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1-18

保育狀態

近年來臺灣保育意識抬頭,穿山甲被捕捉的壓力雖似有減輕的趨勢,但是因為主要的棲息環境多已遭到開發墾植,野生族群己然稀少,而且可能呈不連續分布。目前列名於「野生動物保育法」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 來源學名: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上次更新:2013-04-30
其他來源內容
淺山地區開發嚴重,加上棲地破碎化,造成求偶困難,以及仍有少數盜捕販售或食用情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姜博仁 資料提供:姜博仁 來源學名: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