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3.0-3.5 mm,約為體寬之2.5倍,圓柱狀。體色褐色至黑褐色。觸角十一節,末端三節膨大。
前胸背板前半部有數列倒生魚鱗狀小齒成同心圓排列,基部中央之卵形凹窩很淺。
翅鞘具成行點刻,點刻似眼狀。翅鞘末端形成弧狀下降,截面不明顯。
三對足之胕節第一及第二節腹面著生長毛,為其最明顯的特徵。


成蟲主要出現於三月至十一月,通常於被害物表面鑽一直徑2.5mm左右的孔洞後飛出,並於產卵後三至四個週內死去。雌蟲產卵於數個地方,每個地方產下3-4顆卵,一隻雌蟲終生可產10-20顆卵。卵於一週內孵化,幼蟲期20-40天,蛹期約兩週。受溫度影響,一年可發生1-2個世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劉藍玉 資料提供 劉藍玉 上次更新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