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卵乳白色,長橢圓形,約0.5-0.7mm。幼蟲為無足型,頭褐色,身體乳白色,形狀肥短,並有許多橫皺,長度約8mm。蛹為乳白色,可觀察到與身體分離的翅鞘與腳等成蟲特徵,長度約6mm。成蟲頭部為黑褐色,胸紅色,翅鞘墨綠色帶有金屬光澤,體長約8mm。由於成蟲乍看之下和螞蟻有幾分相似,因此得到「蟻象」之名。
雌蟲在產卵前會先在塊根上製造小孔,然後將卵產於其中,接著用分泌保護物質將孔洞填住。牠們每天可產下2-4顆卵,終生可產下75-90顆,而在實驗室環境下則終生可產50-250顆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詹美玲、探索家中昆蟲團隊 資料提供:Let's 探索家中昆蟲網站 來源學名:Cylas formicarius (Fabricius, 1793) 上次更新:2016-10-04

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詹美玲、探索家中昆蟲團隊 資料提供:Let's 探索家中昆蟲網站 來源學名:Cylas formicarius (Fabricius, 1793) 上次更新:2016-10-04

取食策略

在野外以旋花科(Convolvulacea)甘藷屬(Impomoea)的植物為食,人類大量種植的甘藷莖與塊根是牠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詹美玲、探索家中昆蟲團隊 資料提供:Let's 探索家中昆蟲網站 來源學名:Cylas formicarius (Fabricius, 1793) 上次更新:2016-10-04

生命週期

屬於完全變態類昆蟲,生活史分為分為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生活史長短隨著溫度而變化,在夏季時較短,卵在產下後5-6天便會孵化為幼蟲,幼蟲會在10天後化蛹,接著在7-10天後羽化為成蟲。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成蟲一般可存活90天,最長可存活200天。在缺少食物的情況下,可存活30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詹美玲、探索家中昆蟲團隊 資料提供:Let's 探索家中昆蟲網站 來源學名:Cylas formicarius (Fabricius, 1793) 上次更新:201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