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約0.6~1.2公分,體色為褐色,前胸略隆起且中央具有縱脊,縱脊的前方兩側則有小瘤狀突起,雄蟲的腿節明顯膨大,雄蟲的觸角末4節超過翅鞘末端,雌蟲的觸角末2節超過翅鞘末端。
成蟲全年皆可見,夜行性且具有趨光特性,白天會躲藏在枯枝葉間,食性不明。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Ceresium longicorne Pic 上次更新:2013-09-08

分布

台灣、香港、日本;在台灣廣泛分布於全島低山地區,尤其是恆春半島,幾乎是全年可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Ceresium longicorne Pic 上次更新:2013-09-08

鑑別型特徵敘述

前胸中央縱脊的前方兩側有小瘤狀突起,雄蟲的腿節明顯膨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Ceresium longicorne Pic 上次更新:2013-09-08

棲地

棲息在海岸林至海拔500公尺左右的低山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Ceresium longicorne Pic 上次更新:2013-09-08

備註

同種異名:Ceresium japonicum、Ceresium tsushimanum、Ceresium zeylanicum。中文俗名:長角姬天牛、長鬚姬天牛。模式產地:Taiwan(台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Ceresium longicorne Pic 上次更新:201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