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第4齡蛹殼體色黃棕,中央區域具深色之斑點。體型幾乎圓形。蠟質分泌物不明顯。縱羽化縫幾乎達到體緣,橫羽化縫不達到體緣。前中胸亞背區各有1對針狀的剛毛,從小疣狀突起伸出。腹部腹節中央區域分節可辨,基部有1對剛毛從小疣狀突起伸出。管狀孔相當小,微圓形,側緣硬化而不突出,無明顯齒,具中央疣狀突起及管狀孔緣。蓋瓣側面圓形,充塞大部份管狀孔區域。舌狀突起外露,其上有細毛。尾脊不明顯,近尾端有1對剛毛。尾溝明顯,相當寬,基部擴大,大於管狀孔之寬度,側緣不硬化。具許多明顯、多角的點刻,或多或少排成橫列,末端硬化,不形成明顯孔。26根長、毛狀的背剛毛沿著亞緣區排成環列,剛毛長度遠超過體長,每根剛毛從小的疣狀突起伸出,靠近尾端的兩根剛毛較短。除中央區域外,背面密布許多小點刻,體盤有相當大、幾丁化之複合孔。腹節之中央區域均有1對凹陷。胸氣管摺不明顯,無點刻,不形成明顯孔。
寄主植物: 灰木科 (SYMPLOCAEAE) 灰木屬 Symplocos sp. 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小葉樹杞 Ardisia quinquegona 樟科 (LAURACEAE) 木薑子屬 Litsea sp. 屏東木薑子 Litsea akoensis 楠木屬 Machilus sp. 臺灣雅楠 Phoebe formosana 獼猴桃科 (ACTINIDIACEAE) 獼猴桃屬 Actinidia sp.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Singhiella subrotunda (Takahashi, 1935) 上次更新:2016-11-02

分布

臺灣(屈尺、拉拉山、能高、梅峰、霧社、廬山溫泉、碧綠溪、武陵、鞍馬山、大雪山、草嶺、阿里山、塔塔加、奮起湖、荖濃、溪南山、卓溪、墾丁公園、向陽、金洋、知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Singhiella subrotunda (Takahashi, 1935) 上次更新:2016-11-02

鑑別型特徵敘述

第4齡蛹殼體色黃棕,中央區域具深色之斑點。體型幾乎圓形。蠟質分泌物不明顯。縱羽化縫幾乎達到體緣,橫羽化縫不達到體緣。前中胸亞背區各有1對針狀的剛毛,從小疣狀突起伸出。腹部腹節中央區域分節可辨,基部有1對剛毛從小疣狀突起伸出。管狀孔相當小,微圓形,側緣硬化而不突出,無明顯齒,具中央疣狀突起及管狀孔緣。蓋瓣側面圓形,充塞大部份管狀孔區域。舌狀突起外露,其上有細毛。尾脊不明顯,近尾端有1對剛毛。尾溝明顯,相當寬,基部擴大,大於管狀孔之寬度,側緣不硬化。具許多明顯、多角的點刻,或多或少排成橫列,末端硬化,不形成明顯孔。26根長、毛狀的背剛毛沿著亞緣區排成環列,剛毛長度遠超過體長,每根剛毛從小的疣狀突起伸出,靠近尾端的兩根剛毛較短。除中央區域外,背面密布許多小點刻,體盤有相當大、幾丁化之複合孔。腹節之中央區域均有1對凹陷。胸氣管摺不明顯,無點刻,不形成明顯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Singhiella subrotunda (Takahashi, 1935) 上次更新:2016-11-02

備註

本種為臺灣特有種。臺灣地區中、高海拔分布相當普遍。對於樟科(Lauraceae)較具寄主專一性。著生於葉背,偶爾密度相當高,但不具經濟重要性。不與螞蟻共生。本種之特徵相當明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Singhiella subrotunda (Takahashi, 1935) 上次更新: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