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本種中文學名為黑尾大葉蟬,英文學名為long brown leafhopper, black tipped leafhopper。體長約13 mm。體呈橙黃色,體色與斑紋,具個體略有差異。頭部、前胸背板與中胸小楯板呈橙黃色;頭頂後緣(兩複眼之間) 有1個近圓形斑紋,前緣中央有1個向下方顏面延伸的長方形黑色塊斑;前胸背板具有3個黑色圓斑,呈品字型方式排列;中胸小楯板的中央有1個小黑斑;前翅橙黃近綠色,翅基部有1個小黑斑,端部黑色。雄蟲陽莖細長,末端窄細;雌蟲腹部第7節腹板後緣,明顯向中央內凹。


本種葉蟬的族群分布,屬於分散型,成蟲善飛翔。本種為日本梨樹、桑樹、茶樹、莓果類及甘蔗的害蟲(Ishihara, 1982),台灣則為葡萄皮爾斯病之潛在媒介葉蟬物種之一(Su et al., 2011)。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石憲宗、洪婉芳 資料提供:石憲宗 來源學名:Bothrogonia ferruginea Fabricius, 1787 上次更新:2014-12-18

分布

本種屬於非洲區、舊北區與東洋區系的葉蟬,為台灣的原生物種。分布區域包括非洲南部;印度;緬甸;泰國;寮國;越南;中國(東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遼寧、雲南、貴州);朝鮮半島;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石憲宗、洪婉芳 資料提供:石憲宗 來源學名:Bothrogonia ferruginea Fabricius, 1787 上次更新:2014-12-18

棲地

在臺灣多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之森林邊緣的雜木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石憲宗、洪婉芳 資料提供:石憲宗 來源學名:Bothrogonia ferruginea Fabricius, 1787 上次更新:2014-12-18

效益(利用)

在台灣,本種為。除此,本種為台灣大葉蟬亞科體型最大的種類,且盛蟲壽命長達30~60日,適合作為植食性刺吸式口器的昆蟲教育題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石憲宗、洪婉芳 資料提供:石憲宗 來源學名:Bothrogonia ferruginea Fabricius, 1787 上次更新:20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