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約10-13 mm,體色黑褐色,全身布滿瘤狀突起與細毛。複眼為紅褐色,兩枚單眼呈紅色。前胸背板後緣隆起,兩側尖;後足腿節膨大,腿節內側有一排齒突,腿節近脛節外側有一較長的齒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文伯、張原謀、莊棨州 資料提供:遊黽飛蛉─台江昆蟲圖鑑 來源學名:Acanthocoris scaber (Linnaeus, 1763) 上次更新:2016-11-24

分布

普遍分布在平地及低、中海拔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文伯、張原謀、莊棨州 資料提供:遊黽飛蛉─台江昆蟲圖鑑 來源學名:Acanthocoris scaber (Linnaeus, 1763) 上次更新:2016-11-24

棲地

植食性,吸食甘藷、牽牛花、茄子、龍葵等旋花科與茄科植物,是菜園常見的椿象,會造成葉片捲曲枯萎。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文伯、張原謀、莊棨州 資料提供:遊黽飛蛉─台江昆蟲圖鑑 來源學名:Acanthocoris scaber (Linnaeus, 1763) 上次更新: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