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本種中文俗名為二點小綠葉蟬。體長約3 mm,淡綠色。頭部前緣中央部位具倒山型(或倒W型)淡白色紋,並有2個小黑點。前胸背板黄綠色。前翅端部1/3處有1個明顯黑色斑紋。


本種葉蟬嗜高溫與高濕環境,繁殖最適溫度為23℃以上,相對濕度則為70%~80%。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石憲宗、洪婉芳 資料提供:石憲宗 來源學名:Amrasca biguttula (Ishida, 1913) 上次更新:2014-12-18

分布

包括亞洲與大洋洲多數國家 (石等, 2009)。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石憲宗、洪婉芳 資料提供:石憲宗 來源學名:Amrasca biguttula (Ishida, 1913) 上次更新:2014-12-18

棲地

二點小綠葉蟬屬多食性昆蟲,在台灣平原與丘陵地的農業環境,以茄子、秋葵與檬果為其棲所及寄主植物,也可在刺茄與大葉欖仁等非作物取食與繁殖,全年可在此些寄主植物之間進行遷飛(Shihet al., 2013)。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石憲宗、洪婉芳 資料提供:石憲宗 來源學名:Amrasca biguttula (Ishida, 1913) 上次更新:2014-12-18

效益(利用)

本種葉蟬為農業害蟲,在寄主植物上可大量發生,可作為刺吸式口器昆蟲之形態與生態之研究材料。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石憲宗、洪婉芳 資料提供:石憲宗 來源學名:Amrasca biguttula (Ishida, 1913) 上次更新:20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