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小型螞蟻,職蟻單態型,工蟻體長1.5–1.7mm。頭型呈長橢圓型。無明顯觸角窩且觸角溝不明顯;頭蓋上著生稀疏短絲狀毛,表面光滑無明顯刻紋。頭楯窄,前緣中央平順微微凹陷,一對角突狀頭楯齒,具明顯頭楯中毛與頭楯側毛。大顎亞三角型,大顎4齒。觸角12節,錘節3節。複眼小約由10小眼構成,複眼形狀呈橢圓型。中軀各體節骨片光滑無明顯刻紋。前中胸背板著生明顯成對之長針狀體毛。前中胸癒合完全。後胸背板溝凹陷呈明顯線溝狀。無前伸腹節刺,前伸腹節後緣呈圓弧狀。腹柄節與後腹柄節光滑無明顯刻紋,數對針狀毛與絲狀毛稀疏著生。腹柄節柄部短,瘤部呈圓型或三角狀,無腹柄節刺;無腹柄節下突起不明顯。後腹柄節呈圓扁狀。腹錘背板光滑無刻紋。體軀雙色;頭部與腹錘部呈褐色或暗褐色,中軀部與附肢 ( 觸角與足部) 呈深黃橙色或深黃色。
花居單家蟻為多蟻后型的螞蟻種類,成熟蟻巢多由數隻具生殖能力蟻后及約數百隻的職蟻組成。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宗岐 資料提供:探索湖山生物資源解說手冊-螞蟻篇 來源學名:Monomorium floricola Jerdon, 1851 上次更新:2013-11-08

分布

花居單家蟻目前已成為泛熱帶性分布的流浪種,廣泛分布在人類經濟活動密集的地區。在臺灣會出現在自然環境與居家環境中,動物地理分布類型上屬於流浪種分布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宗岐 資料提供:探索湖山生物資源解說手冊-螞蟻篇 來源學名:Monomorium floricola Jerdon, 1851 上次更新:2013-11-08

棲地

花居單家蟻生活在森林邊緣土層、竹林、農地、都市綠地、居家環境中,蟻巢樣式多樣化,可發現於植物縫隙、石頭下、土中、盆栽與居家牆壁廚櫃縫隙。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宗岐 資料提供:探索湖山生物資源解說手冊-螞蟻篇 來源學名:Monomorium floricola Jerdon, 1851 上次更新:2013-11-08

取食策略

以環境中可利用的所有動植物資源,偏好油脂與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覓食方式為小組工蟻出外覓食,會形成覓食蟻道,有工蟻的招募行為。無明顯日夜行性的覓食律動周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宗岐 資料提供:探索湖山生物資源解說手冊-螞蟻篇 來源學名:Monomorium floricola Jerdon, 1851 上次更新:201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