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背鰭鰭條0;胸鰭鰭條12-13;臀鰭鰭條3-4。頭部與身體前半部形成一扁平體盤;體盤接近半橢圓形;前方略為平直。喙為一小骨板,向前延伸不超過口;吻槽淺且小;餌球單一,上具兩短細絲。口小,開口接近平直。胸鰭略小;不具背鰭。眼睛略大。牙齒絨毛狀,在兩頜形成寬帶狀齒叢,在鋤骨及腭骨形成方形齒叢。背鰭完全退化,臀鰭略小。新鮮時背部具有紅褐色雲狀班,其餘部分淡色。最大達80 mm SL。本種目前為暫訂名稱。據Ho et al. (2008),H. ruber目前僅發現於印度洋,過去Mochizuki (1984)及Nakabo (2002)所記錄之標本為疑似新種。本種標本相當稀少,目前正在進一步研究當中。(何宣慶 2012/12)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上次更新 2013-11-09

GBIF物種分布地圖

的 Halicmetus ruber Alcock, 1891 紅牙棘茄魚 臺灣分布紀錄

資料來源聲明

以下展示的物種分布地圖及相關資料,皆來自 GBIF全球網站。 本網站僅用物種學名向該服務介接展示,無法保證資料正確性,亦無法回應或處理與資料相關的問題。 如需進一步確認或反映資料問題,請直接聯繫 GBIF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