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可達40cm [8]。背鰭XIV-XVI, 10-13;臀鰭III, 7-10;側線鱗上段21,下段10。體延長而側扁,尾柄短。頭中大,上側位。口中大,開魚吻端,口裂僅至眼前緣,上下頜均有梳狀齒。體被圓鱗。側線分為上下二段,約在背鰭軟條部的下方互相重疊。背鰭極發達,硬棘部從鰓蓋後緣直上方延伸至肛門上方。尾鰭呈截形。體色略呈棕色而帶虹彩狀,體側下腹部為暗紅色,腹部黑色。鰓蓋後緣有一暗斑。背鰭第1-4根軟條的近基部處有明顯的圓形大黑斑。口唇淺黃色。背鰭、臀鰭及尾鰭均有黃斑。在繁殖期時,頭部有青綠色的斑點。

對環境適應力很強,耐污染、低溶氧及混濁水,且繁殖力強,領域性高,對原生物種會造成傷害。原產於非洲及歐亞大陸,因人工養殖的緣故,已被引進至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包括台灣在內,目前在台灣各地都有發現紀錄。本種魚不易於與其它魚種雜交,故在野外可發現純種魚。廣泛分布於各地低海拔之河川、池沼及溝渠等水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賴弘智 資料提供 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上次更新 20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