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太平洋鼠(緬甸小鼠)是與人類最密切相關的三種小鼠(Rattus rattus, R. norvegicus and R. exulans)中最小的一種。緬甸小鼠有著修長的身體、尖吻、大耳與相對較小較纖細的腳,棕色的背部對比白色的腹部。成熟的個體從鼻子尖端至尾巴末端長4.5-6英吋(11.5-15cm),體重1.5-3盎司(40-80g)。尾巴有凸出的細鱗狀環,約與其頭與身體同長,後腳長約23 mm。相較於R. rattus與R. norvegicus的雌鼠分別有10與12顆乳頭,緬甸小鼠的雌鼠僅有8顆乳頭。緬甸小鼠的形態(頭骨大小)已被發現會隨著緯度與島嶼大小不同而改變(柏格曼規則:物種在較溫暖的地理族群會有較小的體型而在較冷的地區族群會有較大的體型)。在熱帶地區此種效應最為明顯。

緬甸小鼠在其原生地圍居家鼠類,可與人類聚落及農作地共存,且因為人類活動或其他力量,而入侵到太平洋許多的島嶼,更被證實對此些地區原生物種造成危害。 緬甸小鼠是三種與人類最密切相關的鼠類中最小的一種。皮毛為棕色,尾巴的長度只比頭加軀幹長度稍長或較短。緬甸小鼠被證實是原生昆蟲、蜥蜴、鳥類的天敵,農業的害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吳海音 資料提供 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上次更新 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