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opora coerulea (Pallas, 1766)

Heliopora coerulea (Pallas, 1766) 藍珊瑚
Heliopora coerulea (Pallas, 1766) 藍珊瑚
Heliopora coerulea (Pallas, 1766) 藍珊瑚
Heliopora coerulea (Pallas, 1766) 藍珊瑚
藍珊瑚
海洋生物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易危(VU)易危(VU)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呈大型團塊狀或表覆狀,直徑可達1公尺以上,在日本和印尼,連綿不絕的群體可達10公里。表面常有指狀或板片狀的垂直突起,或具有分枝,在湧浪較大處的分枝較為粗壯,在平靜的海域分枝纖細。體表有兩種不同大小的小孔,大孔直徑約0.5公釐,小孔直徑僅約0.1公釐,水螅體即居住在大孔中,觸手則由小孔伸出,看起來毛茸茸的,在海裡看起來跟火珊瑚有點像。其表面覆蓋的肉質部分因含有共生的蟲黃藻,故呈綠褐色或棕褐色,而骨骼則呈藍灰色,是因為會吸收海水裡的鐵沉積在骨骼裡形成鐵鹽之故。
其體內有蟲黃藻(zooxanthellae)共生,可行光合作用提供珊瑚食物,珊瑚則提供蟲黃藻蛋白質,因此和大部分的石珊瑚一樣,在陽光充足的海域生長迅速,且會吸收海水中的石灰質形成骨骼,成為「造礁珊瑚」的一員。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 陳育賢 上次更新 2013-11-17

GBIF物種分布地圖

的 Heliopora coerulea (Pallas, 1766) 藍珊瑚 臺灣分布紀錄

資料來源聲明

以下展示的物種分布地圖及相關資料,皆來自 GBIF全球網站。 本網站僅用物種學名向該服務介接展示,無法保證資料正確性,亦無法回應或處理與資料相關的問題。 如需進一步確認或反映資料問題,請直接聯繫 GBIF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