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角海蛇最早是根據歐洲海域的標本,依法國動物學者裘隆(F. Péron)之姓氏命名而得,因框上鱗及相鄰之鱗片具角狀突起,故得「角海蛇」或「角眼海蛇」知名.由於身體表面常著生藻類,依此推斷,此蛇在海底可能保持長時間靜止不動的狀態.雖然根據實驗其毒性很強,但其單次產毒量並不高,且截至目前並無讓人致死的紀錄.台灣海峽有單次的捕獲紀錄,而於印澳群島海域,有一分布紀錄之空缺區.食性以小型魚類為食,但特別偏好捕食蝦虎魚類.底色以淺褐色或灰褐色為主,幼蛇及亞成體具有較明顯的橫斑,但隨著成長,此班會變淡甚至消失.背鱗具斜向後方的刺狀稜起.身體前段稍細,中,後段則較為粗壯.胎生,一次約可產8至10隻幼蛇.俗別名為棘刺海蛇,細鱗海蛇,棘眥海蛇.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 臺灣生命大百科 上次更新 201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