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第一背鰭 Ⅵ;第二背鰭Ⅰ/13~15;臀鰭Ⅰ/13~15;胸鰭 19~20。縱列鱗 63~66;無背鰭前鱗。標準體長為體高的4.7~6.4倍。第一背鰭與第二背鰭約等高。尾鰭形狀較尖,尾鰭長等於或稍小於頭長。腹鰭癒合膜處較低。頭、身體呈淺灰色;體側有2條淺紅色的寬縱帶:第一條縱帶由吻端穿過眼的中部,沿體側背部直達尾鰭上葉;第二條縱帶由口角處開始,經頰部、鰓蓋、胸鰭基部,沿體側中部延伸至尾鰭中部。沿第二背鰭和基部具6個小紅斑;第二背鰭和臀鰭近基部處各具淺紅色寬縱紋;胸鰭和腹鰭無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lygobius nocturnus (Herre, 1945)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西印度洋區海域:馬爾地夫、紅海與波斯灣。太平洋區海域:菲律賓,北至臺灣、日本沖繩,南至大堡礁。臺灣分布於南部、西南部、東北部及北部等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lygobius nocturnus (Herre, 1945)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暖水性近岸底棲小型魚類。生活於淺海泥沙、碎石、珊瑚、岩礁區偶也件魚海藻叢生的海域。幼魚喜集群,成魚雌、雄成對生活。掘洞隱於石礫縫隙之內。利用鰓部濾食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有機質和藻類等為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lygobius nocturnus (Herre, 1945)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lygobius nocturnus (Herre, 1945)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