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紅嘴鷗
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紅嘴鷗
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紅嘴鷗

綜合描述

體長37至43cm。雌雄鳥體色相似。成鳥繁殖羽額、頭和喉部棕褐色;枕部、頸和尾羽白色;眼周具白色羽圈;上背、外側大覆羽為白色,下背、腰部及次級飛羽均為青灰色;最外側1枚初級飛羽白色,內外邊緣及先端黑色;第7至9枚黑緣漸減轉為深灰色;第6枚深灰色,具黑色羽端綴白斑;第4至5枚暗灰色,具黑色內緣;其餘初級飛羽純灰色;腹面全白,胸腹略沾淡灰色。非繁殖羽額、頭、頸均為白色,額羽基部灰色,頭頂羽基灰黑色;肩、背淺灰色;腰、尾上覆羽、尾羽及胸、腹部均為白色;初級飛羽白色,最外側1枚外羽片黑色,第8至10枚外羽片白色,其餘轉為灰色;最外側2枚初級飛羽具寬闊的黑色端斑;第7至9枚具寬闊黑色次端斑及白色舌狀端斑;腹面白色。虹膜暗褐色;喙紅色或桔黃色,先端黑色;腳和趾紅色,冬時轉為橙黃色,爪黑色。幼鳥頭白色,眼後有兩個點狀褐斑,與頭上兩條淡褐色條斑相連;背面淡褐色。尾羽白色,羽端具黑色橫帶斑;腹面白稍沾褐色。喙和腳淡橙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分布非常廣泛,歐亞大陸除極地外均能見到。在歐洲及俄羅斯大部分地區進行繁殖,越冬區南可達菲律賓群島、印度次大陸和非洲北部沿海。台灣常見於沿海的棲地及鄰近的池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大都棲居於蘆葦叢生及其他水生植物的湖泊、荒漠、半荒漠的池沼、葦湖等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紅嘴鷗在台灣為普遍冬候鳥( 顏重威1984,沙謙中 1998)。一般於每年11月下旬抵達,多見於嘉義一帶的海岸與鄰近的池塘,數量可達萬隻以上,3月底離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善於在水面浮游和取食,但潛水能力較差。主要捕食魚類、昆蟲及其它水生動物,兼食各種屍體、廢棄物、甲穀類以及少量植物組織。不僅善於漂浮在水面捕食,也能在空中捕捉飛行中的蜻蜓、蝴蝶和甲蟲,有時也會在田野捕食田鼠。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喜歡在稻田及湖池水面上空飛翔或岸邊棲息,亦見跟飛在翻地的拖拉機後面覓食。常成小群活動,也有成數百隻大群飛翔,鳴叫聲不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紅嘴鷗在中國的分布幾乎遍及全國。無論在北方的繁殖區或南方的越冬區,其種群數量都未曾有確切的統計。
未列名於保育類名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La r u s 拉丁文意為貪吃的海鳥, 指海鷗;ridibundus 拉丁文是笑的意思。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arus ridibundus Linnaeus, 1766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