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日本松雀鷹
北方松雀鷹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無危(LC)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體長23至30cm。雌雄鳥異型。雄鳥頭部及背面藍灰色,蠟膜黃色,眼圈黃色,眼橙色或紅色。喉白,有一道不明顯的細喉央線。腹面白色,密布淡紅褐色細橫紋,紋路模糊,於胸部及腹側常形成整片的紅褐色斑塊。尾羽灰色,有四道深色窄橫帶,但最外側尾羽無橫帶,尾下覆羽白。雌鳥體型較大,背部略偏褐色,眼金黃色,腹面及脛羽密布褐色橫紋,紋路清楚。幼鳥頭部及背面褐色。眼黃綠色。喉央線較粗,胸部有褐色縱斑,腹側有粗橫紋。腳黃色,腳與趾皆甚纖細,中趾特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東北亞,自貝加爾湖以東、新疆、蒙古、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及日本。度冬於華南、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臺灣、菲律賓、印尼。臺灣為冬候鳥,於全台多處有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3個亞種,分別如下:A. g. gularis 分布於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東北、日本、庫頁島。A. g. sibiricus 分布於阿爾泰山以及蒙古至鄂克霍次克海沿岸。A. g. iwasakii 分布於石垣島、西表島、與論島。臺灣所見者為指名亞種 gularis ,本亞種的度冬地廣布東南亞,包括臺灣在內。 本種分布於華中以北及日本,範圍與分布於華南以南的松雀鷹相接,早期許多作者將本種視為松雀鷹的一個亞種,學名為 Accipitervirgatus gularis,中國大陸的作者稱之為松雀鷹的「北方亞種」或「北方松雀鷹」。但本種與松雀鷹(Accipiter virgatus)的形態差異不小,本種腹面斑紋沒有松雀鷹濃密,雄鳥虹膜為鮮紅色,兩性形態差異遠大於松雀鷹等,因此1980年代後的作者皆已視之為兩個獨立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低海拔森林與農地交界的淺山疏林地帶,甚少進入森林濃密的深山,比松雀鷹更偏好開闊地,常至平原上空盤旋或獵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日本松雀鷹在臺灣為不普遍的過境鳥及稀有的冬候鳥。過境鳥經常伴隨赤腹鷹群遷移,但並不成群,通常單獨或至多2、3隻的鬆散小群前進。日本松雀鷹屬於完全遷移性,自東北亞遷徙至華南及東南亞度冬。中國大陸山東省長島縣的猛禽繫放站於2001至2002兩年間繫放了3千餘隻的猛禽(包括隼形目與鴞形目),其中隼形目數量以本種最多,多達1700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小型鳥類為主食,亦捕食昆蟲。以自枝頭突襲方式襲擊接近的小鳥,或主動飛至空曠處俯衝襲擊地面驚飛的小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獨居,性兇猛活潑,常在空中主動衝擊挑釁其它較大的猛禽。不常鳴叫,與其它猛禽爭鬥時偶爾鳴叫,鳴聲與松雀鷹極相似,為尖細的「啾~啾啾啾啾啾」聲。兩者難以分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臺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日本松雀鷹的數量少、體型小,不受人注目,以往並無遭刻意獵捕狀況,但曾有誤中鳥網的案例,無明顯受脅或相關的保育問題。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在國內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包含於隼形目)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日本松雀鷹國際上受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整個隼形目均列入附錄II;國際鳥盟及IUCN 紅皮書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Accipiter 拉丁文意指「鷹」;gula 拉丁文意指「喉的」。學名全意為「有喉線的鷹」。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gularis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