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32個物件
大雪山林道白面鼯鼠01
白面鼯鼠
陳蓮珍
2015
大雪山林道夜觀白面鼯鼠
大雪山林道白面鼯鼠02
白面鼯鼠
陳蓮珍
2015
大雪山林道夜觀白面鼯鼠
大雪山林道白面鼯鼠03
白面鼯鼠
陳蓮珍
2015
大雪山林道夜觀白面鼯鼠
Leopardus brachyurus = 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
臺灣雲豹
Joseph Wolf
台灣雲豹第一次被列入科學文獻的記載中是在1862年,是由第一個踏上台灣的西方博物學家史溫侯(Robert Swinhoe,當時在英國駐打狗領事館工作)所記載下來的。
台灣獼猴
臺灣獼猴
Joseph Wolf
發現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的種類、並且為牠命名學名的人,是十九世紀當時擔任英國派駐台灣副領事的自然學家史溫侯(Robert Swinhoe)。史溫侯在1863年發表一篇報告『福爾摩沙哺乳動物(On the Mammals of Formosa)』(Swinhoe, R.
翠鳥
翠鳥
Walter & Cohn
台灣鼬獾
鼬貛
Joseph Wolf
<p>
Glossadelphus lingulatus (Cardot) M. Fleisch. 葉緣顯微照
舌葉扁棉苔
姚奎宇
葉緣具成對齒。
Marchantia polymorpha L. 生態照
地錢
姚奎宇
照片中可看到雌枝、雄枝、胞芽杯。
Scolytoplatypus mikado Blandford, 1893 日本天皇菌生小蠹
Scolytoplatypus mikado Blandford, 1893
CNC/BIO Photography Group, Biodiversity
日本天皇菌生小蠹雌蟲背面觀
Scolytoplatypus mikado Blandford, 1893 日本天皇菌生小蠹
Scolytoplatypus mikado Blandford, 1893
CNC/BIO Photography Group, Biodiversity
日本天皇菌生小蠹雄蟲背面觀
Scolytoplatypus raja Blandford, 1893 印度王子菌生小蠹
Scolytoplatypus raja Blandford, 1893
CNC/BIO Photography Group, Biodiversity
印度王子菌生小蠹雌蟲背面觀
Scolytoplatypus raja Blandford, 1893 印度王子菌生小蠹
Scolytoplatypus raja Blandford, 1893
CNC/BIO Photography Group, Biodiversity
印度王子菌生小蠹雄蟲背面觀
食蟹獴
食蟹獴
沈錦豐
食蟹獴
食蟹獴
沈錦豐
食蟹獴
食蟹獴
沈錦豐
食蟹獴
食蟹獴
沈錦豐
Hyophila involuta (Hook.) A. Jaeger 無性芽顯微照
卷葉溼地苔
姚奎宇
2014
無性芽呈棘刺狀,照片中尚有另一個朝向拍攝者的角,因景深的關係沒辦法拍出來。
Solmsiella biseriata (Austin) Steere  顯微照
樹生苔
姚奎宇
現在學名一般用Solmsiella biseriata (Austin) Steere 。植物體腹面觀,整體看起來很像Lejeuneaceae植物,照片中可以見到褐色的根為多細胞組成,則是moss的特徵。
Taxiphyllum taxirameum (Mitt.) M. Fleisch. 植物體顯微照
長葉鱗葉苔
姚奎宇
照片中央可看到莖上生長的三角形葉狀假鱗葉。
Taxiphyllum taxirameum (Mitt.) M. Fleisch. 葉片顯微照
長葉鱗葉苔
姚奎宇
中肋兩短;葉角分化不明顯。
Hyophila involuta (Hook.) A. Jaeger 葉片顯微照
卷葉溼地苔
姚奎宇
中肋達尖,葉緣先端多少微鋸齒。
Solmsiella biseriata (Austin) Steere 生態照
樹生苔
姚奎宇
現在學名一般用Solmsiella biseriata (Austin) Steere。照片右邊可見蒴。
Glossadelphus lingulatus (Cardot) M. Fleisch. 葉片顯微照
舌葉扁棉苔
姚奎宇
中肋兩條,葉舌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