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雌雄二型性略有或缺乏。雄蝶:頭褐色。觸角褐色,腹面覆乳黃色鱗,末端裸露。複眼被毛。口器褐色。下唇鬚上舉,褐色雜乳黃色,第三節短小。胸部背面褐色、腹面淡褐色。足淡褐色,前足被毛;前足跗節減退、刺狀。腹部背面褐色、腹面淡褐色。前翅近三角形,前緣凸、外緣略凸、後緣筆直;前翅中室周圍翅脈及1A+2A脈基部膨大。後翅扇形,外緣圓。後翅中室有部分連接翅脈膨大。翅背面底色褐色,前翅M1及CuA1室外側有鮮明眼狀紋,後者較大型。翅腹面底色褐色,外側有眼狀紋,於前翅通常為兩至四只、位於CuA1室者最明顯,於後翅六至七枚,於M1室者減退或消失,彎曲排列。翅面中央有乳白色細帶紋,亞基部有黑褐色細線紋,於前翅兩道、後翅一道。沿翅外緣有兩道亞外緣帶紋,靠內側者較粗。緣毛褐色。後翅背面近基部有銀白色斑及深褐色毛叢組成之性標,前翅腹面近基部處有中央為乳白色之銀色塊狀性標。雌蝶:形態特徵與雄蝶相似,但翅底色較淺,後翅中室周圍翅脈不膨大,前足跗節分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 臺灣蝶類誌 上次更新 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