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無雌雄二型性。雄蝶:頭黑褐色。複眼後方輪緣白色。觸角末端略膨大、黑褐色。口器紅褐色。下唇鬚前伸、被毛、黑褐色、側面有白條。胸部黑褐色。足黑褐色,前足有白條帶;前足跗節癒合、刺狀、被毛。腹部褐色。前翅三角形,前緣凸、外緣及後緣近直線狀。後翅扇形,外緣波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泛藍色,中央有一列斑點,前翅者大致呈白色、後翅者藍紫色,內側有一列與中央斑點相似之斑紋,前翅近前緣者長形、後翅者減退,亞外緣有V字形白紋,前翅者有時另飾以模糊V字形紋,外緣有一列白色小點;前翅中室內有二只不鮮明短紋;後翅中央後側有一列深色斑點。翅腹面底色較淺,白色斑紋與中央後側斑點較鮮明,前翅中室短條紋明顯呈紫色。緣毛白色鑲褐色。雌蝶:形態特徵與雄蝶相似,但體型通常較大,前足跗節分節、具爪。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中型蛺蝶。軀體黑褐色,腹部腹側有小白點。下唇鬚第2節外側有白紋。前翅直角三角形。後翅圓形。翅背面底色黑褐色,翅面上有許多短線紋及白色、淺藍色斑點。翅外側有V形紋紋列,其內側有黑色斑點列,外側有小白點列。翅面內側佈滿藍、紫色小點。前翅亞前緣中央有數白色短線。翅腹面底色較淺,白紋較鮮明。翅內側斑點較稀疏、色調較淺。前翅中室內有兩條淺色短條。後翅外側黑色斑點列明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 Fruhstorfer 上次更新:2015-11-24

分布

世界分布:印度東北部、中南半島、東南亞、朝鮮半島、日本、華西至華東、臺灣。

臺灣分布:本島低至中海拔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臺灣本島低、中海拔地帶,龜山島也有記錄。臺灣以外見於中國大陸南部、喜瑪拉雅、中南半島、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等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 Fruhstorfer 上次更新:2015-11-24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背側隆起。鈎突基部寬,末端形成明顯下彎之喙狀。顎形突細長、帶狀,中央有骨化指甲狀骨盤。囊突基部寬、乳頭狀。基腹弧背側明顯彎曲。抱器舌狀,腹側粗糙、有皺紋。陽基軛片板狀,背側有一對鰭狀突起。陽莖細長、筆直,末端膜質。陽莖器長度長於陽莖基,末端斜切,開口於背側。角狀器為一有棘刺之細長骨片。

雌交尾器:交尾囊球狀。花壁為一對具刺骨斑,位於交尾囊壁對側。交尾囊管骨化,短於交尾囊。交尾囊孔板形成漏斗狀腔室。後內骨突短於肛突,細長、彎曲。肛突半圓形,邊緣高度骨化,後端具剛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

尺寸

成蝶前翅長31-44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

棲地

棲息在常綠闊葉林、海岸林、都市綠地等環境。一年多代。成蝶飛行敏捷快速,會吸食花蜜、腐果。幼蟲將葉片嚙咬成簾狀構造。幼蟲取食清風藤科泡花樹屬植物如山豬肉、綠樟、筆羅子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 Fruhstorfer 上次更新:2015-11-24

關係

寄主植物:清風藤科之山豬肉、綠樟、單葉泡花樹、紫珠葉泡花樹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

週期

本種為一年多世代物種,成蝶除冬季外皆可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