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首頁
>
物種頁面
Sarasaeschna tsaopiensis
(Yeh & Chen, 2000)
中文名
刃鋏晏蜓
物種屬性
臺灣特有
IUCN指標
數據缺乏(DD)
分類階層
動物界 Animalia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昆蟲綱 Insecta
»
蜻蛉目 Odonata
»
晏蜓科 Aeshnidae
»
Sarasaeschna
Sarasaeschna
動物界 Animalia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昆蟲綱 Insecta
蜻蛉目 Odonata
晏蜓科 Aeshnidae
Sarasaeschna
Sarasaeschna tsaopiensis
(
作者:曹美華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Sarasaeschna tsaopiensis
(
作者:曹美華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Sarasaeschna tsaopiensis
(
作者:葉文琪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總覽
物種解說
多媒體
綜合描述
雄蟲全長 64-67 mm,雌蟲全長56-62 mm。 身體黑色,斑紋黃色,複眼草綠色,上額黃色,有一對黑色工字黑斑。合胸正面有一對背條紋,常與上方的圓斑相接。腹部中段略膨大,呈細長紡錘形,第二腹節背面人面紋的額斑矛頭形,眼斑圓形,有不規則鼻斑,唇斑相接近,第二~六節有一對幾乎相接的背端斑。雄蟲上攫握器剃刀狀,下攫握器末端分叉成兩個分支。
|
作者:葉文琪
|
資料提供:葉文琪
|
來源學名:Sarasaeschna tsaopiensis (Yeh & Chen, 2000)
|
上次更新:2014-06-22
分布
晴天時,雄蟲常於沼澤開闊處低空來回飛行守衛小範圍的領域。雌蟲少見,主要產卵在林緣多腐植質的濕泥地。特有種且稀有,零星分布在宜蘭縣、屏東縣及花蓮縣低中海拔山區。
|
作者:葉文琪
|
資料提供:葉文琪
|
來源學名:Sarasaeschna tsaopiensis (Yeh & Chen, 2000)
|
上次更新:2014-06-22
棲地
棲息地主要為濕生演替後期的沼澤或草澤。成蟲主要出現於每年的五~七月。晴天時,雄蟲常於沼澤開闊處低空來回飛行守衛小範圍的領域。雌蟲少見,主要產卵在林緣多腐植質的濕泥地。
|
作者:葉文琪
|
資料提供:葉文琪
|
來源學名:Sarasaeschna tsaopiensis (Yeh & Chen, 2000)
|
上次更新:2014-06-22
大百科章節
綜合描述
分布
棲地
提供物種資訊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