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雌蟲(長翅型):製片後體長0.9-1.3 mm。體色淡褐,頭部顏色較深,前胸比頭部色淡,腹部以中央數節顏色最淡;觸角第2節黄色,其餘各節褐色;前翅灰褐,上下脈間顏色較淡;前足黃,中後足較淡。 頭小,略寬於長,背面平滑,頰 短,兩側近於平行;單眼間毛長,在後 單眼之前方,複眼大,由40以上之小眼組成;口錐短而寬,半圓形,小顎鬚3 節;觸角念珠狀,8節,第3、4節端部有圓形之鼓膜狀感覺器,末節不尖。 前胸背板後緣有5-6條橫紋,左右後緣各有1支長毛,中、後胸背板布滿刻紋;前後足腿節膨大,前脛節內側有一端刺(distal spur),後脛節腹方有2端刺,跗節2節;前翅細長,末端尖,上下脈交合處占翅長之1/4,上脈毛19-20支,下脈毛15-18支,脈毛間距約同。 腹部背板布滿橫紋;第1背板氣孔 大;第2-7背板第II-III剛毛間距離近,小 於第II-IV剛毛間距;第8背板後緣無梳毛(comb);腹板布滿橫紋,具有附毛 (accessory setae or discal setae);產卵管不發達。 雄蟲(無翅型):形狀及體色近似雌蟲, 但較細小,長約1.05 mm。複眼由4個小眼組成;前足脛節端刺較雌蟲爲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清玲 資料提供:台灣薊馬生態與種類 來源學名:Merothrips indicus Bhatti & Ananthakrishnan, 1975 上次更新:2013-11-04

分布

台灣、印度。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清玲 資料提供:台灣薊馬生態與種類 來源學名:Merothrips indicus Bhatti & Ananthakrishnan, 1975 上次更新:2013-11-04

取食策略

本種爲腐食性、生存於枯 枝、落葉、乾草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清玲 資料提供:台灣薊馬生態與種類 來源學名:Merothrips indicus Bhatti & Ananthakrishnan, 1975 上次更新:20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