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開放資料
首頁
>
物種頁面
Thrips palmi
Karny, 1925
中文名
南黃薊馬
物種屬性
入侵種
分類資訊
Species 種
相關連結
臺灣物種名錄
|
TaiBOL[生命條碼]
|
TaiBOL[遺傳物質]
|
iNaturalist
分類階層
動物界 Animalia
»
兩側對稱動物亞界 Bilateria
»
原口動物下界 Protostomia
»
蛻皮動物總門 Ecdysozoa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六足亞門 Hexapoda
»
昆蟲綱 Insecta
»
有翅亞綱 Pterygota
»
新翅下綱 Neoptera
»
副新翅總目 Paraneoptera
»
纓翅目 Thysanoptera
»
薊馬科 Thripidae
»
薊馬屬 Thrips
薊馬屬 Thrips
動物界 Animalia
兩側對稱動物亞界 Bilateria
原口動物下界 Protostomia
蛻皮動物總門 Ecdysozoa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六足亞門 Hexapoda
昆蟲綱 Insecta
有翅亞綱 Pterygota
新翅下綱 Neoptera
副新翅總目 Paraneoptera
纓翅目 Thysanoptera
薊馬科 Thripidae
薊馬屬 Thrips
總覽
物種解說
多媒體
公民科學資料
概述
南黃薊馬發育生長最適的溫度是在25-30℃之間,推測3-11月可能是南黃薊馬主要活動的期間。利用1999-2002年農業試驗所霧峰氣象站每日的平均氣溫估算南黃薊馬在台灣中部一年可能發生25-26代。 南黃薊馬其發生高峰是每年九月至翌年二、三月,剛好是高屏地區茄子生長期,故危害較嚴重。
|
作者:林鳳琪
|
資料提供 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
上次更新 2020-11-15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開放資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