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外形為紡錘狀,體長約234微米,具背盾板葉,背剛毛瘤及剛毛缺乏,腿節正常,雌性蓋表面基部具有顆粒,中間有二橫脊,羽爪複型、六裂。
行卵生,吸食番龍眼(Pometia pinnataForest. (Sapindaceae)) 葉片汁液為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分布

臺灣(蘭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形態學

具背盾板葉,背盾板網紋中線由端部1/4至背盾板前緣;背剛毛瘤及剛毛缺乏,雌性蓋表面基部具有顆粒,中間有二橫脊,羽爪複型、六裂。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尺寸

雌性體長217~243,背盾板長32~43、寬 73~88,性蓋板寬23~31、長17~24。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鑑別型特徵敘述

目前本種為該屬單一種,本屬與Neodiptilomiopus Mohanasundaram, 1982相似,差異在本屬具有後膝節,背剛毛瘤及剛毛缺乏,及具有第二腹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棲地

臺灣南部平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播遷

當食物不足或葉片衰竭時,可以近距離依靠爬行至臨近葉片或附近植株上;長距離則靠風力、氣流隨機擴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關係

棲息於番龍眼葉片背面棲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疾病與寄生蟲

會被細菌及真菌寄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行為

於番龍眼葉片背面取食葉片汁液及繁殖後代,沒有明顯的種內競爭,當棲息的植株不適合生存時,會自行爬行至相臨或附近的植株上,或爬行至葉片末端,以體末的吸盤將身體立起,或者雌性個體聚集成球狀,待風起隨風而飄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週期

生活史以季為單位,一年可能2~3週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生命週期

卵、第一若蜱、第二若蜱、成蜱。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繁衍

卵生,受精卵孵化成雌性,未受精卵孵化成雄性的單產雄生殖法(arrhenotoky),行間接生殖,雄性產下精苞待雌性拾取,當第二若蜱期的雌性將孵化時,成熟雄性受其費洛蒙吸引,會聚集在其四周產下精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演化

分類群被學者認為是節蜱中較進化的一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保育狀態

目前無相關訊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效益(利用)

目前尚無利用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

備註

雌,存放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NMNS)。本種屬於節蜱總科、節蜱科、標準節蜱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坤煒 資料提供:黃坤煒 來源學名:Norma lanyuensis Huang, 2001 上次更新: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