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燕山蛩是大型的馬陸,體長可達12公分,粗0.8公分。體節數通常有51-53節。身體有明顯白黑相間的環帶,頭灰黑色,複眼間有黑色橫帶相連。腳為黑褐色,頭部與尾部深黑色。
在白天有群聚休息的行為,夜間會分散於地面上活動爬行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李政締 來源學名:Spirobolus bungii Brandt, 1833 上次更新:2015-04-13

分布

主要分布於台灣台中縣大雪山至南橫之間的中海拔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李政締 來源學名:Spirobolus bungii Brandt, 1833 上次更新:2015-04-13

棲地

尤其是針葉林底層潮濕的落葉堆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李政締 來源學名:Spirobolus bungii Brandt, 1833 上次更新:201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