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英名Menippid crab。頭胸甲寬約2至3公分,呈橫橢圓形,表面光滑無毛,前額分為不明顯的4葉,中間兩葉略寬;前半部有深溝紋,前側緣不包括眼後角有5齒,第5齒較小。右邊的螯腳較大,掌部外側面有小顆粒或結節,可動指的基部有一圈隆起,全身除了步腳的指節以外均光滑無毛。頭胸甲及螯腳呈金黃色,有由藍灰色底上有許多紫色細點所組成的不規則、且左右對稱的斑紋,黃色斑紋的分佈有個體差異。步腳呈乳白色,具有藍灰和紫褐色的環紋,但指節為漸層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Lydia annulipes H. Milne Edwards, 1834 上次更新:2014-03-03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肯亞、莫三鼻克、坦桑尼亞、馬達加斯加、阿曼灣、塞西爾群島、印尼、臺灣、西沙群島、日本、夏威夷、土阿莫土群島、大溪地、薩摩亞群島、斐濟、馬紹爾群島、吉爾伯特群島、可可群島等地區,臺灣各地岩礁海岸經常可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Lydia annulipes H. Milne Edwards, 1834 上次更新:2014-03-03

棲地

棲息在岩礁海岸的潮間帶上部的石縫或洞穴裡,退潮後才外出活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Lydia annulipes H. Milne Edwards, 1834 上次更新:2014-03-03

效益(利用)

台東、蘭嶼的原住民會捕捉食用。雅美族人在潮間帶採集時,視為吉祥的預兆,代表好運氣,而對蘭嶼的達悟人而言,還具有「占卜」的功能。家中的小嬰兒出生四、五天後,父親到海邊採集螃蟹時,如果第一眼就看到環紋金沙蟹,表示孩子會得到「長壽」的祝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Lydia annulipes H. Milne Edwards, 1834 上次更新:201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