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型中大且粗壯,體長11-28公分,環帶寬0.7-1.0公分。背面體色於環帶前為紅褐,環帶後顏色偏灰黃,背中血管明顯而粗大,稍有彎曲且邊緣清晰;腹面體色較背面淡。
本種為上底層型蚯蚓,受驚擾時經常彈跳,多以蛇行方式爬行。應為植食性兼土食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賴亦德 資料提供:賴亦德 來源學名:Amynthas polyglandularis (Tsai, 1964) 上次更新:2020-07-02

分布

台灣特有種,分佈於北部低海拔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賴亦德 資料提供:賴亦德 來源學名:Amynthas polyglandularis (Tsai, 1964) 上次更新:2020-07-02

形態學

環帶位於14-16節,環形且癒合,顏色較淺,污黃或粉紅。前列腺大且具指狀邊緣,於環帶後背面體表明顯可見。受精囊孔兩對,位於7/8/9節間側面,前後有1-5顆乳突排成橫列包圍,第8&9節腹面中央另有10-23顆乳突排成橫列。雌孔位於14節腹面正中央。雄孔一對位於18節腹面外側,座落於頂部平坦之心型突起上,周圍有2-9顆不規則排列之小乳突包圍,其外有1-3圈環狀皺摺,雄孔間另有30-60顆小乳突不規則聚集成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賴亦德 資料提供:賴亦德 來源學名:Amynthas polyglandularis (Tsai, 1964) 上次更新:2020-07-02

棲地

低海拔山區闊葉林下,多落葉腐植質之潮濕土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賴亦德 資料提供:賴亦德 來源學名:Amynthas polyglandularis (Tsai, 1964) 上次更新: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