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中國大陸稱為短石蟶,英名Burrowing datemussel, Date mussel。貝殼長約可達6.1公分,略呈長橢圓形,淡棕色至紅褐色,殼壁很薄,易碎,有生長輪,常有石灰質覆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Lithophaga curta Lischke, 1874 上次更新:2014-01-04

分布

本種分佈於中國浙江、福建、廣東、香港、南海、東海、臺灣、南韓、日本、泰國、菲律賓等地區,臺灣在東部海岸、蘭嶼、綠島、恆春半島和小琉球等地偶爾可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Lithophaga curta Lischke, 1874 上次更新:2014-01-04

棲地

本種匿居於珊瑚礁海岸潮間帶至淺海中的礁石中,可分泌酸性的化學物質,配合其硬殼以機械式的磨擦,在石珊瑚和珊瑚礁、牡蠣或珍珠貝的殼上鑽孔,並藏身其中以躲避敵害,其洞口呈啞鈴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Lithophaga curta Lischke, 1874 上次更新:2014-01-04

效益(利用)

肉可食用,但對珍珠貝的養殖卻有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Lithophaga curta Lischke, 1874 上次更新:201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