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首頁
>
物種頁面
Cypraea nucleus
Linnaeus, 1758
中文名
疙瘩寶螺
物種屬性
海洋生物
分類階層
動物界 Animalia
»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
腹足綱 Gastropoda
»
中腹足目 Mesogastropoda
»
寶螺科 Cypraeidae
»
寶螺屬 Cypraea
寶螺屬 Cypraea
動物界 Animalia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腹足綱 Gastropoda
中腹足目 Mesogastropoda
寶螺科 Cypraeidae
寶螺屬 Cypraea
Cypraea nucleus Linnaeus, 1758
疙瘩寶螺
作者:陳育賢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總覽
物種解說
多媒體
綜合描述
英名Kernel cowry, Wrinkled Cowry, Nut cowry, Granulated cowry。螺殼大多呈橢圓形,但偶而也有較小而呈現珠球型的個體,長約可達3.7公分,殼表呈白色、青灰色、黃棕色至淺橘褐色,背部中間有一條細的縱向線,在末端常有兩個橙色區域。殼背面有很多金色製乳黃色的小凸瘤或疙瘩,每個疙瘩由一條細肋彼此連接,基部有橘紅的環狀紋,在老的空殼上則不明顯或消失。腹面為白色至淡橘色,小齒擴展到整個基底的兩側,形成許多橫肋。生活時外套膜呈半透明的橘色、棕色至褐色,具有發達的乳突,擬態分枝狀的軟珊瑚或紅藻。
寶螺類為雜食性,行動緩慢,怕強光,白天蟄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黃昏時外出覓食,以海藻和珊瑚蟲為食。它們用齒舌捕食海綿、有孔蟲、小的甲殼類動物。雌雄異體,産卵季節多在3-7月,卵呈米粒狀堆疊成一團。母貝産卵後並不離開卵群,仍臥伏在卵群上面刻意保護,直到孵化爲止。
|
作者:陳育賢
|
資料提供 陳育賢
|
上次更新 2013-12-11
關於本站
物種分類系統
物種媒體庫
自然特輯
公告訊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