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中國大陸稱為白斑線唇眼球貝,閩南語俗稱豬媽,英名Lined-lip cowry, Yellow-tinted Cowry, Lined Margin Cowry。貝殼略呈枇杷形,殼長約可達4.3公分,殼表周緣接近白色,常有一些黑褐色的斑點,背面為黃棕色、棕褐色、紅褐色、橄欖色或棕灰色的底,有數百個大小不一的白色至青色或乳黃色的小點。列齒粗短而強,有時染有褐色。外套膜半透明,有許多和貝殼顏色相近或白色的樹狀肉棘(感覺的乳狀突起),擬態分枝的海藻。
行動緩慢,怕強光,白天蟄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黃昏時外出覓食,是肉食性的種類。它們用齒舌捕食海綿、有孔蟲、小的甲殼類動物。雌雄異體,産卵季節多在3-7月,卵呈米粒狀堆疊成一團。母貝産卵後並不離開卵群,仍臥伏在卵群上面刻意保護,直到孵化爲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Cypraea labrolineata Gaskoin, 1849 上次更新:2013-12-11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溫暖海域,包括紅海、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婆羅洲、新幾內亞、越南、香港、南沙群島、臺灣、日本、澳洲、波里尼西亞、夏威夷等地。臺灣產於台北縣貢寮鄉、石門鄉、宜蘭縣蘇澳、龜山島、蘭嶼、屏東縣恆春半島、澎湖等地,不常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Cypraea labrolineata Gaskoin, 1849 上次更新:2013-12-11

棲地

棲息於岩礁海岸的潮間帶至深約64公尺的海中,常躲在石頭下,偶爾也會在有仙掌藻的潟湖沙地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Cypraea labrolineata Gaskoin, 1849 上次更新:2013-12-11

備註

WoRMS網站將 Cypraea erosa 列為 Erosaria erosa 的同物異名。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Cypraea labrolineata Gaskoin, 1849 上次更新: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