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殼小型,右旋,殼高約5.5mm,殼寬2mm,呈白色至淺黃色,半透明,殼呈長圓筒狀,殼質薄,殼頂圓噸,各螺層略有膨脹,螺層數約7層,縫合線淺,其上具有短小的縱肋,殼表面光滑,具有纖細的生長紋。殼面有縱紋,縱紋於近殼口處最明顯,殼口為方圓形,殼唇外翻,殼底及體層近殼口處殼面凹陷,外唇、下唇、上唇及軸唇各有一齒。內壁具有4枚齒狀突起,2枚為板狀齒,2枚為乳狀齒,較大一枚板狀齒是由軸唇所延伸,其餘於內唇與外唇上。殼臍開孔窄小。活體觸角帶紅色。

扭蝸牛科,殼由小型至大型,不超過50mm,大多數種類殼色淡。印度蝸牛屬的殼型成圓統至圓錐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Indoennea bicolor (Hutton, 1834)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殼形 : 圓筒形
殼寬 : 約2mm
殼高 : 約5.5mm
螺層數 : 約7層
殼小型、右旋,呈半透明白色或淡黃色,殼質薄,殼頂鈍,各螺層略有膨脹,縫合線淺,其上具有短小的縱肋,殼表光滑,具有纖細的生長紋。殼口為方圓形,外唇與軸唇緣略微外翻,內壁具有四枚齒狀突起,2枚為板狀齒,2 枚為乳狀齒,較大一枚板狀齒是由軸唇所延伸,其餘於內唇與外唇上。殼臍開孔窄小。軟體褐紅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Indoennea bicolor (Hutton, 1834) 上次更新:2014-12-22

分布

全世界分布,全臺灣都可發現。台灣調查記錄 : 臺北市,基隆,臺南安平,高雄半屏山,屏東小琉球,花蓮,東沙島等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Indoennea bicolor (Hutton, 1834) 上次更新:2014-12-22

棲地

分布於台灣中北部中低海拔地區。台灣全島,台北市,基隆市,台南市安平,高雄市壽山,高雄旗津海域,小琉球 。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Indoennea bicolor (Hutton, 1834)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棲息於潮溼的樹林、草叢底層,常出現於落葉、岩石縫隙內,以及多腐植的土壤層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Indoennea bicolor (Hutton, 1834) 上次更新:2014-12-22

播遷

常會伴隨著植物苗木或土壤傳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Indoennea bicolor (Hutton, 1834) 上次更新:2019-12-05

風險

入侵性:具入侵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Indoennea bicolor (Hutton, 1834) 上次更新:2019-12-05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媒介植物

引進時間:暫無資料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Indoennea bicolor (Hutton, 1834) 上次更新:2019-12-05

備註

本種常會隨著植物苗木或土壤傳播。臺灣由B. Schmacker 首次採集記錄。
印度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Indoennea bicolor (Hutton, 1834) 上次更新:20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