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菌蓋寬3-8公分,漏斗或喇叭形,表面蛋黃色,平滑,傘緣波狀,肉質白色至淡黃色,堅硬至易碎,水果味。菌褶延生,菌褶狀的脊,與菌傘同色。菌柄中生,2-4 × 0.5-1.5公分,實心至中空,與菌傘同色。孢子印白色。孢子橢圓形至卵形,無色,平滑,含油滴,7-9 × 4.5-6微米。未見囊狀體。擔子細棒狀,50-66 × 6-10微米,四孢型且基部含扣子體。菌絲單系。菌絲2-6微米寬,有扣子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聲華、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Cantharellus cibarius Fr., Syst. Myc. 1: 318. 1821. 上次更新:2016-12-12

分布

歐洲、北美、亞洲、澳洲和非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聲華、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Cantharellus cibarius Fr., Syst. Myc. 1: 318. 1821. 上次更新:2016-12-12

鑑別型特徵敘述

此種可食用且味美,雞油菌型態上相似C. cibarius,但具較小的擔孢子 (Bon, 1987; Breitenbach和Kranzlin, 1986; Imazeki和Hongo, 1989)。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聲華、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Cantharellus cibarius Fr., Syst. Myc. 1: 318. 1821. 上次更新: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