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藻體鮮綠色,細小,外觀像一把張開的傘,約0.2~0.5公分高,輕度鈣化,傘部直徑0.4公分,由12~16個輻射枝側面相互連接而成,輻射枝倒卵形或棍棒形,頂端截形,具有早落性上冠毛,毛痕4-6個,無下冠毛。藻體柄部為長圓柱狀,下部伸出不規則分枝的假根狀固著器,屬多年生。藻體幼時為單核,成熟後分裂為多核,葉綠體小,橢圓形或盤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淑芳 資料提供:黃淑芳 來源學名:Parvocaulis parvula (Solms-Laubach) S. Berger, et al., 2003 上次更新:2014-05-08

分布

熱帶性海域,廣見於日本本州南部、琉球群島、臺灣、中國大陸(海南島)、菲律賓、新加坡、印尼、夏威夷群島、斐濟、所羅門群島、紐西蘭、毛里求斯、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等地。臺灣產於東北角、恆春半島、小琉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淑芳 資料提供:黃淑芳 來源學名:Parvocaulis parvula (Solms-Laubach) S. Berger, et al., 2003 上次更新:2014-05-08

棲地

通常生長於浪較平靜低潮線附近礁岩上或浪大流急外礁石的隱蔽面,2月至5月是其生長期,數量稀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淑芳 資料提供:黃淑芳 來源學名:Parvocaulis parvula (Solms-Laubach) S. Berger, et al., 2003 上次更新:2014-05-08

生命週期

無世代交替,無孢子體及配子體之分,植物體為單相二倍體型,生殖時,由傘部輻射枝之間產生隔間,直接發育為生殖枝,內部經減數分裂及多次核分裂,產生為多核、厚壁、球形的配囊體,當生殖枝分解放出配囊體後,配囊體內再進行原生質分裂,產生30-90個具有2根鞭毛的配子,再由配囊體頂端打開蓋子釋放出配子。在不同配囊體內產生的配子,才能交配為合子,發育成新個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淑芳 資料提供:黃淑芳 來源學名:Parvocaulis parvula (Solms-Laubach) S. Berger, et al., 2003 上次更新:20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