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rosia psilostachya DC.
裸穗豬草

Species 種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多年生草本,具強健短的主根及分枝蔓延的根莖,節上長芽及鬚根。高約30-100 cm(最高可達150 cm),莖直立,具縱紋,上方常具分枝。全株被密腺毛。葉片及葉柄上下均具毛,約5-12 cm長,卵形至披針形。下位葉對生,上葉位互生,一回羽狀分裂,邊緣具圓狀齒,兩面有細短毛或表面無毛。花器為頭狀花序,雌雄同株,單性花,頭花兩型,無舌狀花;雄性頭花頂生總狀排列,下垂,黃綠色,直徑約2.5-5 mm,高腳碟狀,頂端4裂,雄蕊4枚,稍有連合;雌花位於雄花序下部葉腋處,數量少,單生,具一雌蕊,花柱2裂。瘦果單一,倒卵形,深褐色,平滑,被包覆於木質化總苞內,長2-4 mm。
原產於北美洲,2000年在台灣高雄半屏山和左營首次發現。本種常藉由攀爬莖在棲地形成茂密的族群,開花時花粉易引起人類過敏性鼻炎、哮喘及過敏性皮膚炎等,目前為北美、澳洲之重要雜草。 裸穗豬草在北美洲雖然是野牛的食物之一,但卻很少用來當作牧草,因為營養價值低,但因種子非常受到鳥類喜歡,適合用來飼餵雞等家禽。豬草屬植物花粉漂浮在空氣中是秋季時引發人體過敏性症狀--枯草熱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顯示:全球氣候暖化,會導致裸穗豬草的地上部生物量增加一倍以上,並使花粉產量增加將近一倍,因此全球變暖可能會加劇人體過敏的危險,危害公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