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多年生草質藤本,具有蔓延性的肉質莖。單葉互生,葉肉質。有高度營養價值,且生長快速,環境適應力強,可用種子或枝條繁殖,為良好的有機作物,故被廣泛種植來食用。除了食用外,亦能入藥,可健胃助消化,其豐富的多醣體黏液具有消炎功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ia-Hao Chang-Yang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22-11-17

綜合描述

多年生攀緣性草質藤本,肉質莖具蔓延性,可長達6 m。單葉互生,葉卵形,全緣,肉質,葉長2-10 cm,葉寬1-8 cm,先端漸尖至鈍,基部楔形至心形;葉柄長約1-3 cm。穗狀花序,生於葉片基部,約3-25 cm長;花小,肉質,黃白色至紫紅色。圓形漿果,直徑約0.5 cm,成熟後是紫黑色,內含一粒種子,種子成熟時同為紫黑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ia-Hao Chang-Yang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22-11-17
其他來源內容

一年生或多年纏繞草本,莖光滑柔軟可直立伸展,亦可沿支柱蔓生。單葉互生,葉片卵形或圓卵形,頂端漸尖,基部微心型或圓形,下沿成柄,葉長3-8 cm,寬1-5 cm。葉柄長1-3 cm。花,腋生,長3-15 cm,穗狀花序;苞片極小,早落;小苞片2,萼狀,長圓形,宿存;花被片淡粉紅色或淡紫色,連合成筒;雄蕊白色,花藥淡黃色;柱頭橢圓形。果實球形,漿果,徑約0.5cm,成熟後紫黑色。

落葵常做為蔬食或供藥用栽植。 全草具有清熱、潤腸、涼血、解毒、消腫之效。 目前本省栽培之品種,有綠色種及紫色種等2種。

  • 1.綠色種:莖蔓綠色又可分細葉及闊葉二種。細葉落葵,莖蔓纖細,葉片小而薄、節間長。穗狀花序,種子較小,廣泛種植於雲林二崙及崙背地區。至於闊葉落葵葉大,葉片濃綠而肉質,節間短,頭狀花序,種子較大。嘉義新港地區大都栽植此種。
  • 2.紫色種:莖蔓紫色,又可分為大葉種及小葉種二種。大葉種莖蔓粗大,節間短,葉肉厚,具經濟栽培價值;小葉種莖蔓纖細,節間較長,產量低,多作垣籬及觀賞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19-12-05
多年生攀緣性藤本;莖肉質,光滑柔軟可直立伸展,節常著生無性芽球;單葉,互生,卵形或卵圓形,長3-10公分,寬2-8公分,先端漸尖,基部心形至圓形,薄肉質,柄長1-3公分:總狀花序,腋生;花小,肉質,黃白色至紫紅色;花瓣5枚;萼2片;雄蕊5枚,子房由3個心皮合生,花柱3枚;漿果,未熟時呈綠色,成熟後紫黑色,扁圓球形,內含一粒種子;種子成熟時紫黑色,多汁而易於染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周富三、廖俊奎、王豫煌、林朝欽 資料提供:林業試驗所臺灣歸化植物資料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L. 上次更新:2014-12-09

葉卵形,先端漸尖、銳尖至鈍,基部截平至心形。穗狀花序長3-25 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L., 1753 上次更新:2014-12-09

分布

原生於中國及亞洲東印度、熱帶非洲。如今已在溫暖的區域廣泛種植為食用作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ia-Hao Chang-Yang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22-11-17
其他來源內容
熱帶亞洲及非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周富三、廖俊奎、王豫煌、林朝欽 資料提供:林業試驗所臺灣歸化植物資料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L. 上次更新:2014-12-09

原產地可能為熱帶非洲。歸化後廣泛分佈於低海拔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L., 1753 上次更新:2014-12-09

棲地

在路邊、灌叢、森林邊緣、耕地邊緣、荒地和沼澤地,也能在河流或溪流旁出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ia-Hao Chang-Yang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22-11-17
其他來源內容

台灣各地區之低地郊野至海拔600 m以下路旁、荒地,攀附在灌叢、圍籬上或覆蓋地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19-12-05

繁衍

可用種子或扦插繁殖。因種子種皮堅硬,播種前需先浸泡24小時,發芽後育苗至3-4片葉子後再定植田間。亦可選擇生育良好或使發出不定根之枝蔓做為扦插苗,苗長約15 cm(2-3節)。可摘心已誘發側枝生長。抵抗力強,除了老化葉片會發生斑點病之外,很少有病蟲害。夏季高溫或冬季低溫時發育不受影響,但氣溫太低可能會凍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ia-Hao Chang-Yang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22-11-17

管理

防治方式: 使用施得圃農藥(pendimethalin)作為萌前除草劑,在落葵發芽之前施用,每公頃劑量在0.99 kg ai以上,可有效的達到防治效果。但可能也會影響其他作物生長,因此必須明智的評估使用狀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19-12-05

效益(利用)

1. 食用。因富含各式營養成分(維生素C、B2、維生素A效力及β胡蘿蔔、鈣、鐵、蛋白質…),且生長快速且耐旱,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非常好,種植過程不需用藥,適合露天有機栽培,為良好的健康食物。 2. 葉多粘液質,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即鼠李糖組成的多醣類,被證實具抗發炎、促進傷口癒合等功效。已在研發萃取用於寵物皮膚修護。 3. 全草可供藥用,清熱解毒、健胃、促進胃腸蠕動、改善便秘、消腫、消炎。 4. 快速生長的落葵能夠幫助移除污染水域中的二價鉛離子、三價鉻離子等有害的重金屬離子,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生物性吸著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ia-Hao Chang-Yang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22-11-17
其他來源內容

落葵的相關研究: 快速生長的落葵能夠幫助移除污染水域中的二價鉛離子、三價鉻離子等有害的重金屬離子,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生物性吸著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19-12-05

風險

1661年自大陸華南引進種植,可以食用亦可藥用。因其耐熱、耐濕且對環境適應力強、生長快速、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非常好,種植過程不需用藥,適合露天有機栽培,且具有豐富營養,其富含植物多醣,被證實具抗發炎、促進傷口癒合等功效。故被廣為種植,因此從種植地逸出,廣泛分布在野地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Chia-Hao Chang-Yang 資料提供:ISSG全球入侵種及世界百大入侵種資料庫網站中文化計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22-11-17
其他來源內容

入侵後果:農業, 環境

入侵性:具入侵性

入侵機制:競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19-12-05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人為引進

引進時間:1661

引進方式:有意引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19-12-05

備註

落葵的吃法: 葉多粘液質,屬多糖類,煮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即鼠李糖組成。細葉落葵營養成分含量高於闊葉落葵。落葵素炒、炒肉絲、煮湯均很可口,炒食前先以滾水先燙一、二分鐘,可除去鄉土蔬菜黏性野味或猛火快炒,加蒜仁、肉絲、鹽、味素等炒2分鐘,趁熱食之,味道特別新鮮且顏色嫩碧比美豆苗。或以開水燙煮,混炒蝦仁、煮紅燒豆腐、蛋花湯均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Basella alba 上次更新:2019-12-05